肾衰竭病人的护理PPT
休息与活动
病情稳定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症状较重或有心肺疾病者,绝对卧床休息 长期卧床者,做床上的主动和被动肢体活动
护 理 措 施: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根据GFR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每日摄取足够热量,防止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 低蛋白饮食时,补充富含钙、铁及维生素B12食物 避免摄取含钾量高的食物 低磷饮食时,供给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叶酸食物 多尿期病人不必过度限制
护理评估
治疗原则
早中期防治 营养疗法 药物治疗 替代治疗
概述
急性肾衰竭(act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各种 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突 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
病因
常见病因
肾前性 肾后性 肾性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疾病史 用药史 有无尿路梗阻
严格遵守饮食治疗的原则,注意水钠限制和 蛋白质的合理摄入
护理评价
营养状况逐渐改善和恢复正常 活动耐力逐渐增强 发生并发症,或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 发现和处理 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
护 理 措施
心理护理
对于初次确诊和重症者,尽量减少应来自状况请预后良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减轻病人恐惧、 焦虑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 安排有意义的活动,使病人意识到自身价值
护 理 措 施: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
避免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护 理 措 施:健康指导
生活方式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重体力活动
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全部丧 失的一种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 性和慢性两种。
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指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 成的综合征。
CRF的发展阶段
尿毒症期 肾功能衰竭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起始期: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 维持期: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 恢复期:逐渐恢复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症状重者:濒死感、恐惧感 透析患者:抑郁、绝望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 血液检查
护理评估
治疗原则
起始期:纠正可逆性病因,预防损伤 维持期:处理高钾血症;透析疗法;纠正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多尿期:预防并发症 恢复期:定期复查肾功能
肾功能代偿期
病因
常见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狼疮性肾炎 梗阻性肾病 多囊肾
发病机制
高灌注、高滤过 、高代谢 慢性肾衰竭 肌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尿毒症
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下降 尿毒症毒素 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护理评估
健康史
遗传史 疾病史 用药史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 营养失调 2 活动无耐力
与限制蛋白饮食、 低蛋白血症有关
与心脏病变,水、 电解质紊乱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
与透析、机体抵抗 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营养状况能够逐渐改善和恢复正常 病人活动耐力能够逐渐增强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出现并发症能及时 发现和处理 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
护 理 措 施:一般护理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概
述
分类和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常用护理诊断/ 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身体状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难点 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护理
概述
肾衰竭(renal failure)是指各种肾脏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心血管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 胃肠道症状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血液系统表现 神经肌肉症状 内分泌功能紊乱 骨骼病变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初次确诊:否认、伤感、退缩 长期住院者:焦虑、抑郁、恐惧、悲伤 并发症患者: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 血液检查 B超检查 肾小球功能检查
护 理 措施
病情观察
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观察并发症表现
护 理 措施
用药护理
静脉输入必需氨基酸应注意输液速度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骨化三醇用药时,随时监测血钙、磷的浓度 甘露醇、呋塞米利尿治疗时,观察脑萎缩、 溶血、耳聋等不良反应
护 理 措施
预防感染
做好病室清洁消毒 留置尿管者,应加强消毒、定期更换尿管和尿液检查 卧床及虚弱者,定时翻身,协助做好全身皮肤清洁 保持口腔清洁、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