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章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章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络合滴定法一. 选择题1.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叙述是()A. 条件稳定常数只与酸效应有关B. 条件稳定常数表示的是溶液中络合物实际的稳定常数C. 条件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D. 条件稳定常数与络合物的稳定性无关2. 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A. 条件稳定常数是理想状态下的稳定常数B. 酸效应系数总是小于配位效应系数C. 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 条件稳定常数能更准确地描述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3. 已知lgK ZnY =16.5,若用0.020mol·L-1EDTA滴定0.020mol·L-1Zn2+溶液,要求△pM=±0.2,TE = 0.1%,已知pH = 4,5,6,7时,对应lgαY(H)分别为8.44,6.45,4.65,3.32,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为()A. pH≈4B. pH≈5C. pH≈6D. pH≈74. 现用Cmol·L-1EDTA滴定等浓度的Ca2+,Ca2+无副反应。

已知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ΔpM,若EDTA和Ca2+的浓度增加10倍,则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ΔpM' ()A.ΔpM'=ΔpM-2B.ΔpM'=ΔpM+1C. ΔpM'=ΔpM-1D. ΔpM'=ΔpM+25. 以EDTA滴定Zn2+时,加入的氨性溶液无法起到的作用是()A. 控制溶液酸度B. 防止Zn2+水解C. 防止指示剂僵化D. 保持Zn2+可滴定状态6. 下列有关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不正确描述是()A.理论变色点与溶液的pH值有关B.没有确定的变色范围C.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要适当D.能在任意pH值时使用7. 在配位滴定中,当溶液中存在干扰测定的共存离子时,一般优先使用()A. 沉淀掩蔽法B.氧化还原掩蔽法C. 离子交换法分离D. 配位掩蔽法8. 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A. 加NaOH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9. 某溶液中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g2+的含量,正确的做法是()A.碱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测定B.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至碱性测定C.酸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调至碱性测定D.加入NH3沉淀掩蔽Al3+和Fe3+,再测定10. 铬黑T(EBT)与Ca2+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Ca-EBT =105.4,已知EBT的逐级质子化常数K1H =1011.5,K2H =106.3,在pH=10.0时,EBT作为滴定Ca2+的指示剂,在颜色转变点的pCa值为()A. 5.4B. 4.8C. 2.8D. 3.81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氯化铁溶液中少量游离盐酸,Fe3+将产生干扰。

为消除Fe3+干扰,直接测定盐酸,应加入的试剂是()A.酒石酸三钠B. 三乙醇胺C.氰化钾D. pH≈5的Ca2+- EDTA(以CaY表示)12. 将含有Ca2+、Mg2+、Al3+、Fe3+、TiO2+和Mn2+的硅酸盐溶液,加入三乙醇胺掩蔽后,在pH=10(lgαY(H)=0.45),用EDTA滴定Ca2+、Mg2+总量。

设Ca2+、Mg2+总浓度约为0.01 mol·L-1,Al3+、Fe3+、TiO2+浓度约为0.001 mol·L-1,Mn2+浓度约为0.0001 mol·L-1。

已知lgK CaY =10.7,lgK MgY =8.7,lgK FeY =25.1,lgK AlY =16.1,lgK TiY =17.3,lgK MnY =14.0,测定时还能干扰的是()A. Al3+、Fe3+B. TiO2+C. Mn2+D. TiO2+和Mn2+13. 用EDTA测定Ca2+、Mg2+,若溶液中存在Cu2+和Ni2+离子,消除干扰的方法是()A.碱性条件下加KCN掩蔽B.加入硫脲掩蔽Cu2+,加丁二酮肟掩蔽Ni2+C.加NaOH掩蔽D.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14. 现要用EDTA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Ca2+的含量,则用于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应为()A. Pb(NO3)2B. Na2CO3C. ZnD. CaCO315. 测定水的硬度时,配制EDTA溶液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a2+离子。

在pH=5.0时,用Pb2+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

在pH=10.0时,用此EDTA标准溶液测定水的硬度。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 偏高B. 偏低C. 基本无影响D. 不能确定二. 填空题1. 简单配合物一般难以用于络合滴定,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螯合物的稳定性比简单配合物高,是因为____________,而且__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3. 金属离子M能用EDTA准确滴定(ΔpM=0.2 ,Et≤0.1%)的条件是lgcK´MY≥_____。

4. 已知Cu2+-NH3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lgK1= 4.31,lgK2=3.67,lgK3=3.04,lgK 4=2.30,lgK5= -0.46,则其累积稳定常数lgβ1= ____,lgβ2= ____,lgβ3= _____,lgβ4= _____,lgβ5= _____,总不稳定常数lgK不稳= ______。

5. 在络合滴定中,有些金属指示剂本身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溶解度很小,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终点拖长,这种现象为__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解决。

6. 现欲测定Bi3+、Pb2+混合液中Bi3+的含量,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7. EDTA法测定明矾中Al含量时,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弱碱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Zn2+,常使用NH3-NH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用EDTA滴定Cu2+,Fe2+等离子时,用PAN做指示剂时,常需要加适量的乙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铬黑T(EBT)离解常数pK a2 =6.3,pK a3 =11.6,EBT与Mg2+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Mg-EBT=107.0,在pH=10.0时,今以EBT为指示剂,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EDTA 溶液滴定Mg2+,至终点时的pMg值为_______。

三. 简答题1.在Al3+、Zn2+、Mg2+共存的酸性溶液中欲测定Mg2+,试指出以下分析步骤中的错误之处,简述理由,并改正之。

“吸取一定量的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KCN1mL,以NaOH溶液调试液的pH值约为10,加入1:3三乙醇胺15mL,再加入0.2%二甲酚橙指示剂2~3滴,以EDTA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红紫变成亮黄为终点。

”2. 试计算证明:用沉淀掩蔽法在pH=12时用EDTA能准确滴定Ca2+,Mg2+混合溶液中的Ca2+而Mg2+不干扰。

已知Ca2+,Mg2+及EDTA浓度均为0.020 mol·L-1,Mg(OH)2的pK sp=10.7,lgK CaY =10.7,lgK MgY =8.7,pH=12时可不考虑酸效应。

3.用EDTA滴定Ca2+,Mg2+时,可用三乙醇胺、KCN掩蔽Fe3+,但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则不能掩蔽Fe3+,试简要说明原因。

四. 计算题1. 在pH=5.00时,用2×10-4 mol·L-1EDTA溶液滴定2×10-4 mol·L-1 Pb2+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1)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控制溶液酸度,[HAc]=0.2 mol·L-1,[Ac-]=0.4 mol·L-1;(2)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酸度。

计算终点误差各是多少?已知:Pb2+-Ac-配合物的β1=101.9,β2=103.3;pH=5.00时,lgαY(H)=6.6,lgK'Pb-In=7.0;lgK PbY=18.0。

2. 在pH=5.00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2.000×10-2 mol·L-1EDTA溶液滴定浓度均为2.000×10-2 mol·L-1Pb2+、Zn2+、Ca2+混合液中的Pb2+,用邻二氮菲(phen)掩蔽Zn2+。

已知终点时过量的phen的总浓度为10-2 mol·L-1,评价Zn2+被掩蔽的效果并计算终点误差(忽略加掩蔽剂后的体积变化)已知:lgK PbY=18.0,lgK ZnY=16.5,lgK CaY=10.7;Zn-phen络合物的lgβ3=17.6;phen的质子化常数lgK phen=5.0;pH=5.00时,lgαY(H)=6.6,pPb(xo)=7.0。

练习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B2. D3. A4. B5. C6. D7. D 8. B 9.B10. D 11. D 12. C 13. A 14. D 15. A 二. 填空题1. 稳定性差 存在逐级络合现象2. 形成环状结构 环3. 64. 4.31 7.98 11.02 13.32 12.86 -12.865. 指示剂僵化 加热或加入有机溶剂6. 控制酸度滴定7. Al 3+对二甲酚橙等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Al 3+与EDTA 络合缓慢 Al 3+易水解形成多核羟基络合物8. 控制溶液酸度 防止Zn 2+水解 9. 增加溶解度 10. 5.4三. 简答题1. 答:错误:(1)在酸性溶液中加入KCN 溶液,(2)以NaOH 溶液调试液的pH 值为10(3)在碱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 3+(4)在pH >6时使用二甲酚橙指示剂(5)在pH 为10时,二甲酚橙指示剂为红色,终点不会发生红紫至亮黄的颜色变化。

正确的分析步骤:吸取一定量的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3三乙醇胺15mL 掩蔽Al 3+ ,以氨性缓冲溶液调节试液的pH 值约为10, 再加入10% KCN1mL 掩蔽Zn 2+。

然后加入0.2%铬黑T 指示剂3~4滴,以EDTA 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紫红色变成纯蓝色为终点。

2. 答:依据:lg c M sp K' ≥ 6,lgK ´CaY =lgK CaY -lg αY =lgK CaY -lg αY(Mg) =10.7-lg(K MgY [Mg 2+])lg c Ca sp K' CaY =lg(0.010×108.7)= 6.7> 63. 答:测定Ca 2+、Mg 2+试液时,加入三乙醇胺可以与Fe 3+形成稳定的络离子,从而消除Fe 3+的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