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教案【篇一:高三文言文教案】沧浪之水只取一瓢饮---------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解题指导【直击高考】高考考纲要求“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考生准确的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的能力。
【学习目标】1.熟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形成整体阅读概念。
2.审清分析、概括题题干设计的陷阱。
3.迅速准确的找到概括、分析题的答案。
【学习重难点】掌握以文解题、以题解题的方法。
【课前预习】掌握文言文中表官职变化的词: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归故里【教学过程】一、导入讲故事《鲁提辖拳打郑关西》:话说鲁达拿了两包肉沫向郑屠脸上“嗒”就打去,郑屠大怒,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向鲁达刺去,鲁达将身子一侧,纵身跳到了一边。
肉铺里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
两边过路的人也都远远地立住了脚。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鲁达力气大呀,顺手扯住了郑屠的手,网旁边一拖,“噌”地飞起一脚“噼”正好踢在他小腹上,只听得“噗通”一声,郑屠跌倒在地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这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有了几个臭钱就敢欺负人!你说,你是如何欺负金老汉,强骗金翠莲的?”郑屠还要犟嘴,气的鲁达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好!叫你打!”鲁达监他不服气,骂道:“你这个无赖!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杀猪一般的嚎叫,嘴里虽然在求饶,手里还在挣扎,鲁达正在气头上说道:“你这个混账东西,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
”说着又是一拳。
三拳下去,郑屠只蹬了蹬腿,就躺在那里不动了。
提问: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出了鲁达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现实中你怎样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呢?在我们的文言文阅读中也常常遇到一种文体,向我们介绍了许多陌生人,我们称这种文体为---人物传记。
二、一刻拍案惊奇-----联系你我选方法1.人物传记类文章行文的大体思路是什么?人物传记类文章选材大体思路:①开头介绍人物个人情况: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况??(开头部分)②记叙人物生平二、三事。
(中间部分)梳理人物、事件,准确把握问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等信息。
③评述人物。
2.谈谈你做人物传记阅读题的好方法。
提问:2---3名同学三、二刻拍案惊奇-----反弹琵琶寻答案1.以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萧燧传》为例:第一步:先读第6题(1分钟)找出选项特点。
第二步:梳理人物事件,按照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紧抓时间、地点、官职词(1分钟)。
第三步:将4个选项与事件对应起来找出入。
(3分钟)主要人物:萧燧事件:①时秦桧当国 a②孝宗初③淳熙二年b④出知严州c⑤八年⑥十年 d总结这道题的设题陷阱------人物关系错位。
四、三刻拍案惊奇-----撩开面纱识真相将班级学生氛围5个学习小组,讨论下面五道高考题中分概括题的错误类型。
1.【原文】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这道题错在哪?“失自” 不是“无暇顾及自己”。
错误类型: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主次关系。
2.【原文】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出其名。
列关于文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这道题错在哪?“临”是将要,快要。
不是诏令发出后。
错误类型:时间先后顺序颠倒,出现突然“提速”。
3.【原文】卢奂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
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卢奂在广州任上,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受到皇上的称赞。
这道题错在哪?在陕州任上不是广州。
错误类型: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4【原文】朝廷以太子官属宜称陪臣,默上言:“皇太子体皇极之尊,无私于天下。
宫臣皆受命于天朝,不得同之藩国。
”事遂施行,出为东郡太守。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朝廷认为太子官属应该称陪臣,尽管郑默上书申辩,但朝廷还是照样施行。
郑默因被贬为东郡太守。
这道题错在哪?出:平调错误类型: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这道题错在哪?阴兴没有向皇帝提出请求。
错误类型: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
五、结案反思点拨提升:你总结出哪些解题技巧?? 常见错误类型:1.弄错人物,张冠李戴;2.时间混乱,任意“提速”;3.地点变更,强加关系;4.官职升黜,程度有误;5.事件杂糅,混淆事实。
六、备考启示:高度重视时、地、官整体阅读抓思路比对原文仔细看火眼金睛识陷阱【篇二: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教案12月】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教案西峡二高【教学目标】1、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能结合语境准确判断,能够明确句子中的重点句式、词语等文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1、以关键词句的翻译为突破口,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一般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读考纲二、真题再现(2015年高考试题《孙傅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答案: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能在中国称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答案:金人虽然不索要我,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许可能成功。
解析:“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三、设疑自探1、从上面的真题解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1)文言文翻译标准:(2)文言文翻译原则:(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通过以下几组句子的翻译,寻找突破点,总结相对应的方法)【练习一】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翻译:总结方法一:【练习二】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翻译: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总结方法二:【练习三】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翻译:.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翻译:总结方法三:.【练习四】7、大王来何操?翻译: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总结方法四:【练习五】9、沛公军霸上。
翻译:10、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翻译:总结方法五:【练习六】11、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翻译:1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翻译:总结方法六:四、解疑合探讨论要求:1、分组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并记录答案。
2、人人参与,积极主动。
3、展示时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书写工整五、质疑再探六、拓展运用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有删改翻译: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5分)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5分)七、课堂小结宏观上联系语境,推断大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整体上做到方法取于课内,积累源于过程。
知识补充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管弦:音乐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23、杏坛:教育界24、纨绔:富家不肖子25、丹青:史册二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
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篇三: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检测、导入,展示目标,考点阐述:2013年江苏省【考试说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高考题译句初解,导入:2009江苏卷译句:(1)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2010江苏卷译句:(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2011江苏卷译句:(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三、课堂导入(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