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
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丑小鸭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
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
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
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
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口天鹅呢?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丑小鸭》一文语言优美,富有感情,并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过分理性的“分析”只会破坏文章带给读者的整体美感。
教学时,要打破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设计,让感性教育去呼唤孩子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去引发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
本课设讣依据教材和年龄段特点,遵循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 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让“读”贯穿始终。
不但注重读的形式,而且读的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读出形一一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先是孤单无助而后惊喜万分的丑小鸭,不友善的伙伴,善良的农夫等;读出情一一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要善待他人,互相厚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读出神一一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只要我们像丑小鸭那样不怕吃苦,坚持到底,总有一天也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这样的设计,把“读”作为教与学的主要活动,以落实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让每个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认读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丑小鸭的孤单和不幸以及他变成天鹅的惊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丑小鸭的孤单和不幸以及他变成天鹅时的惊喜之情。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要和善待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鸭子、天鹅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在你读课文之前,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读完课文,你乂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正音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读一读。
2.正音,识记生字。
提示学生“欺负、篱笆”两个词的读音,“负”和“笆” 要读轻声。
3.重点指导写“厌”,引导学生发现并练写本课中其他带有“竖撇”笔画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读通长句,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四、巩固生字词,学习一、二自然段
1.春天到了,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他的孩子出世。
瞧,鸭蛋宝宝排着队来了。
(课件出示词语,每个词语都以蛋宝宝的形式出现。
)认识他们就大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自曲读,指名读,开火车读一一学生
读对一个词语,课件中那只蛋就会裂开,站起一只小鸭,最后一只是丑小鸭。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运用趣味横生的CIA课件,通过游戏的形式
巩固所学生字词,增企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防止回生,为学生读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
2.这只最后出来的鸭子与其他的小鸭不大一样。
(岀示丑小鸭图)
看图完成填空: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你们能再说儿个这样的词语吗?(太阳暖烘烘的……)
3.最后出来的这只鸭子长得特别难看,大家都叫他一一(板书:丑小鸭)
五、读中感悟,体会“孤单”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第3—6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这是一只()的丑小鸭?
(2)学生汇报(令人同情的、不幸的……)教师梳理,相机板书:孤单。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孤单”。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感到孤单的时候?引导学生带着孤单时伤心、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个词。
(4)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丑小鸭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出示插图2和句子: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指导读出对丑小鸭的同情。
(5)出示句子: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在“孤单”前面有一个词一一非常。
“非常”换个词还能怎么说?(很孤单, 十分孤单,特别孤单……)
这种孤单,丑小鸭已经无法忍受了,你能读出它的感受吗?(指导朗读)请学生给这句话加上“因为……所以……”再来说说。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同时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与把握“孤单”。
此时,对课文所包含的感情的理解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广泛联系了个人已有的个体生活经验之E而自然生成的,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
]
2.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丑小鸭离开家后孤单不幸的
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2)学生汇报,出示相关句子。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么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多读儿遍,读通顺,读出丑小鸭非常孤单、伤心的心情。
)你最想读哪个句子自己先练练,等会儿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4)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指导点拨,体会感情。
句1:“丑小鸭来到树林里……”
如果你就是丑小鸭,凶猛的猎狗正在紧紧地追赶你,怎么读?(强调“追赶”)句2:读“秋天到了……”
把“悄悄地”读得很轻,因为他只能偷偷地过日子,不敢惊动别人。
句3:“他白天只好……”
句4:“天越来越冷……冻僵了。
”
丑小鸭就要死了,很可怜,要读出伤心、难过的语气。
(5)面对冻僵了的丑小鸭,你会怎么说,你想怎么做?
(把他抱回家,对他说别灰心,勇敢点……)
(6)学生齐读这儿句话,再次体会丑小鸭的孤单和不幸。
(7)多可怜的丑小鸭啊!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一群天鹅给丑小鸭带
来了希望!你们看!(配乐动画:一群天鹅飞过)
望着这些洁白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心里会怎么想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惊奇、羡慕的心情。
)
出示句子: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乂惊奇乂羡慕。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精彩生动的多媒体动画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将天鹅的美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视觉和听觉的巨大冲击把“惊奇”和“羡慕”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带入了学生的心扉。
]
六、创设情境,品味“惊喜”
1.丑小鸭的愿望实现了吗?哪一段告诉你的?指名读第7自然段。
2.(出示一只天鹅图)如果你就是丑小鸭,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板书:美天鹅)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
板书:惊喜)
3.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出示句子: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1)再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丑小鸭由“不敢相信”到“惊喜、激动”,这么复杂的心情,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先自己练练,再读给同桌听。
认为同桌读得好的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他。
(3)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指导,体会丑小鸭惊讶、激动的心情。
4.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天鹅,你们为他高兴吗?
配乐齐读第七自然段。
七、整体感知,情感升华
1.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再讲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相关角色)
我想对养鸭的小姑娘说一一
我想对小鸭子们说一一
我想对公鸡、猎狗和小鸟说一一
我想对农夫说一一
我想对丑小鸭说一一
2.教师小结:只要我们像丑小鸭那样不怕吃苦,坚持到底,总有一天也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设计意图:学生想说的实际上就是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将将文章的中心巧妙地揭示,不露痕迹。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
八、积累运用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结合课后题“读读写写”)
2.将这些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3.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九、课后拓展实践,巩固提高
1.学了这篇童话,课后你想去做些什么?(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这个故事画成儿张画;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请从中选一项自己最喜欢的去做。
2.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你们了解吗?读读课后“我知道”。
3.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的童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板书设计】
丑小鸭(孤单)
美天鹅(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