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新授课教学案
4.3 群落的结构
主备人:施赛男日期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难点】:(1) 群落的结构特征
(2)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反馈
【自主学习与点拨】
【预习完成】
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P 71-72
(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丰富度:
知识点二:种间关系 P 72-73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P74-75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
【思考与交流】
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右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
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
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
【练习巩固】
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2、生物群落是指⑴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⑵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⑷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A.⑴⑵ B.⑶⑷ C.⑴⑶ D.⑵⑷
知识点二、种间关系
一、阅读书本P72-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
【练习巩固】
1.右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练习巩固】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产量
D、以上选项都正确
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随堂检测】
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阴湿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腐木上生活着蚂蚁、蚯蚓、蜘蛛、妇鼠和老鼠等动物,这些生活着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落
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生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5.右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E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
B.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
彻底消灭害虫
C.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
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
时间为A、D、E
D.生物防治利用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可能是寄生或竞争关系
6.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冬眠越冬时,被草虫属真菌侵入幼虫体内,破坏了幼虫的内部组织,菌丝充满了虫体成为菌核,夏季此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子座,直立似小草,成为冬虫夏草。
那么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生物群落中的()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互利共生关系
7.引起森林群东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和温度
B.光照和湿度
C.光照和食物
D.温度和湿度
8.下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梯度
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是________。
这表明
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________。
(2)试推断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会________。
1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
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
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
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用除草剂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 。
【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