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高支撑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某市,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二层。
地下室层高约为4.5m,地上层高除一至三层为4.2m,1号楼四至一十二层为3.15m,其余层高均为3.0m。
在底下室负一、负二层汽车斜道位置局部高度为9M,8.7M,梁截面最大尺寸最大为:350×1150;柱截面:500×500,现浇板厚为180、160,120。
本方案只针对此模板高支撑架进行设计验算,其模板计算祥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法:
1、地下室及1~3层柱、梁、板、墙采用木工板木模施工;
2、模板高支撑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支撑架。
三、钢管架及扣件的有关数据规定
1、钢管材料用Q235-A钢,抗压,抗拉,抗弯,强度设值f=205N/mm2,双排架立杆容细长比λ=210。
2、钢管采用Φ48×3.5,则:截面抵抗矩w=5.28cm3,回转半径i=1.58m。
净截面面积A=4.89m2
3、扣件螺丝的拧累力矩在40~65N×m时,直角铸铁的允许负荷(抗滑力)为Rc=8000N/只。
四、梁的支撑计算
梁选截面最大尺寸350×1150计算,立杆横距900,大横杆步距1.5m,立杆纵向间距600,并由底至顶设置二道垂直纵向剪刀撑,增
加架体刚度。
五、支撑架的搭设要求
1)、梁支撑架按设计要求搭设即,立杆横距900,纵距600,大横杆步距h=1.5m,立杆底层应加设垫板,长度应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并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扣件扭矩应大于45~65N×m。
由底至顶设置二道垂直纵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45度。
并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
梁高超过900的在梁中间应加设一道立杆,以增强对梁的支撑。
2)、板支撑架按设计要求立杆横距900,纵距900,水平横杆步距h=1.5m,立杆底层应加设垫板,长度应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并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扣件扭矩应大于45~65N×m,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垂直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并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
3)、汽车斜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的扫地杆延伸,延伸至另一高处的扫地杆并拉通,且不少于二根立杆间距,同时低处离基础200㎜再设置扫地杆。
4)、汽车斜道高支撑架架体底层(指楼层)待拆除模板后,每隔2步、3跨设置钢管抱箍与承重体系连接牢,以增加整个承重体系的刚度。
六、模板支架的验收
1、当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即进行自检,对不合格点进行必要的
整改,砼浇筑前,由模板工长组织按方案及JGJ130-2001进行检查验收,通过后再投入使用浇筑砼。
2、为保证扣件与架管有稳定的连接,避免人为和材料磨损等因素,对扣件采取用扭力扳手进行抽查的方式,每楼层或一定面积,一次抽查5%数量的扣件(按JGJ130-2001规范要求,扣件螺栓的扭紧力矩为65NM>[N]≥40NM)。
七、模板支架拆除要求
1)、模板拆除前应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模板拆除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
现浇构件侧模,不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梁板底模根据承重情况和梁跨度大小,由现场施工人员安砼7天强度报告下达拆模计算时间。
后浇带模板安装时与其他模板断开,不拆除模板。
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要求
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按品种,规格随时堆码存放,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对于损坏较大者应得及时修正。
2)、汽车斜道高支撑架架体相连的底层(指楼层)其它满堂支撑
架拆除时,高支撑架四周应留4跨不予拆除,并设剪刀撑。
八、模板支架施工安全措施
(一)、模板上物件应分散堆放,施工荷载不得超过2.5KN/m2。
(二)、二层以上的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带。
(三)、模板拆除时,拆除直线应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值班。
(四)、搭设支撑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
(五)、支撑架搭好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