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
3、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 畅所欲言吧。
“抛砖引玉”比喻用不成熟的、肤浅的意见,引出 成熟的、高明的意见。谦词,只能用于己方。
4、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 我一定鼎力相助。
“鼎力相助”是大力相助,是敬辞,本句误用为谦辞。
五、词义重复
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 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 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03高考)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 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轰动一时的情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 (98年)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 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
5、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 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报刊文摘》2004年9月27日)
“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 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六、不合事理
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99年)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 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 不可分的。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一、望文生义
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 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 解其意义。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 忌望文生义 。
1、沈某说,唐氏三兄弟已经回上海了,如果他们 抱成一团,那可真是三人成虎呀。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
真。这里是把它理解成了三个人团结就是了不得的力量, 显然望文生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 (97年)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 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众多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 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不使人们信服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 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贬义
2、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 起来确实累人。(2004年北京卷)
“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3、我们上车时,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 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 语,如贻笑大方等。
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 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比喻权势气焰之盛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 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 此一劳永逸。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
形容“局势”,不妥。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
(2000年)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 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Leabharlann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 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 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二、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 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 不恰当的。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 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年高考题)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 都 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常见的褒义词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不刊之论 耳提面命 蔚然成风
4 、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 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磋跎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 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不合逻辑。
5、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 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 不构成递进关系。
七、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 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 活小词大用。
3、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 默奉献了30年。
“日理万机”原指一日之内,处理繁多事务。后喻政务 繁忙,工作繁多,常用此语。这里是大词小用。
八、不合语法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 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 乱的错误。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 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01春季)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是别人的字 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于谦辞,只能对己, 这里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2、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当之无愧”指当得到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 愧色。“泰山北斗”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 为众人所敬仰的人。这两个词都是敬词,表示对人的赞 扬,只能用于对方。
例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 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 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 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本句。
2、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 了休息时间。
“义无反顾”,意思是“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 只 能勇往直前”。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 与“道义”无关。
1、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既然有缺点,就可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 指责的地方)用轻了,应该用表示“不可多加非难”的 “无可厚非”。
2、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 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97全国)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句中把它与 读音相近的“不孚众望”混淆了。
常见的贬义词:
八面玲珑 半斤八两 飞扬跋扈 评头品足
抱残守缺 别有用心 粉墨登场 趋之若鹜
闭门造车 处心积虑 沽名钓誉 弹冠相庆
捕风捉影 翻云覆雨 好高骛远
三、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 随意搬用。
1、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年纪。
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 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眼运动员难 以(或“不能”)望其项背”。
注意:善罢甘休、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 论、等量齐观等也习惯用语否定句中。
十、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由于字音、字形或词义相近,使用时极易 混淆,设题者专门找一些极为相近的成语来迷惑大 家,因而必须区别近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五、备考指津
1、把握常见的设误类型。 2、对知识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3、掌握一些成语理解的方法。
A、用文言知识理解成语,如 “屡试不爽”。 B、用易混的的成语比较成语。如“不以
为意”“不以为然”等。 C、有些成语有多个意思,注意全面把握。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A) (92年)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 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于贬义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 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 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 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华美高大。在句中使用时,用来 形容石刻作品,翻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指搬运书籍时,因为书多,把牛累得出汗; 存放书籍时,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 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成语扩大到人的身上。
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 俊不禁地笑起来。
指忍不住要发笑。
3、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 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 关于生活。 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4、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 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 到位的真知灼见。(《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6页)
A 用于文学艺术
脍炙人口 行云流水 力透纸背 阳春白雪
洛阳纸贵 不落窠臼 挥洒自如 下里巴人
文不加点 含英咀华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天马行空 鸿篇巨制 一挥而就
B 用于男女尤其夫妻之间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耳鬓厮磨 破镜重圆 夫唱妇随 相濡以沫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四、谦敬误用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是敬辞, 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 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人工的胜过了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