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关公文处理》PPT课件

《机关公文处理》PPT课件

《公文处理\公文格式》 讲稿
2014·05
2020/3/19
1
《公文处理》 学习材料
2020/3/19
2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及 常见错误
一、公文的概念、特征、作用
(一)概念
公文是机关、单位、团体实施领导、 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 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 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 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2020/3/19
12
2.公告和通告。除法律、法规规定用公告的 情况外,主要区别是告知范围的大小不同。
3.请示和报告。请示和报告不分这是极易犯 的一个错误。一句话,看是否有请上级解 决或批复的事项,有就用请示,没有就用 报告。很多报告中往往有部分内容是建议 意见,上级收文后可采纳、可不采纳,相 关情况可告知报文单位、也可不告知报文 单位。
2020/3/19
10
9.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请示事项。批复 是被动行文,有了请示才有批复。批复的开 头第一句基本是固定模式“你公司《关于 ****的请示》(文号)收悉。”
10.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注意区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发文中, 有很多下行文文号编成国办函、川府函等以 函的形式发文,这只是一个形式,不是文种。
2020/3/19
7
4.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 办法。在原《办法》中,“意见”既可作为 上行文(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为上级单位 献计献策;实际使用时,一般用于对上级单 位征求意见的一种回复。也可作为下行文 (往往是对重要问题表明态度、提出见解和 参考的处理办法);还可作为平行文(主要 是提出意见供对方参考。)
3.工具性。公文是各机关、团体、单位在公务管理过 程中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工具。
2020/3/19
4
(三)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传达意见和决策,安排部署工 作。
2.行为规范作用。比如通过发布法律、法规及规 范性文件等,规范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 人的行为。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向上级单位报告情况、请示问 题,与一般机关单位就工作业务进行商洽、询问、 回答或交流情况和经验。
2020/3/19
6
(二)适用范围 决议行政机关很少用,命令和公报使用权限
很高,议案仅限于各级政府用。 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组 织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一是重要事项作 出决策和部署,二是语气很强。 2.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 定事项。对市州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 一般不存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如果要 用也仅限于公告法定事项,比如土地征收公 告、招考公告和招标公告等。 3.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 者周知的事项。
2020/3/19
8
5.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单位执行和有关单位 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用得最多)
常见通知类型及注意事项:(1)批转和转发:批转通知 用于上级批转下级的文件,转发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或平 级单位的文件。比如:按条例要求,单位的内设部门一 般不直接向下级单位发布指令性公文,内设部门某方面 的工作安排需要通知下级单位、本级有关部门执行,有 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由该内设部门以单位或单位办 公室名义起草代拟稿,由单位或单位办公室发文。二是 由单位批转本级部门文件。三是由单位办公室转发文件。 (2)印发通知。常用于印发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方案等。(3)批转、转发、印发材料是正文,注意一定 不能标注附件,但被批转、转发、印发材料中可以有附 件。(4)人事任免用通知。
2020/3/19
3
(二)特征
1.权威性。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其次, 无论是事实、数字还是各种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 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释、否定。第三,公文 是机关、团体、单位的喉舌、意图,是其开展工作的 依据。
2.规范性。公文的撰写和处理,从起草到成文,到收 发、传递、分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等,都有一套 规范化的制度。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其文体、 结构、用纸的尺寸、文件标记都有统一的规定。
2020/3/19
9
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 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7.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回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8.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要 求一事一请,主送机关一般一个,不能多头请示, 不能抄送下级单位。多头请示容易使主办与协办 单位之间相互推诿,延误批复时间或者由于批复 意见不一致,使下级难以适从。受双重领导的单 位,在请示问题时,应当本着谁有权力批准这一 问题就请示谁的原则,可将另一上级单位列为抄 送,以便对方了解情况。请示文件最易出错的地 方是标题:比如:《某某公司关于请求解决信息 化建设资金的请示》,请求与文种请示意思相近, 属于重复哆嗦错误,应删去请求二字。
11.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 项。
2020/3/19
11
(三)几个易混淆文种之间的区别
1.决定和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时,主要区别 在于语气的强弱,决定语气很强,有强调决 策的意味;通报语气弱,只是告知表彰情况。 决定的制发单位相对级别要高一些。根据省 上规定,目前,市州政府及以下部门(单 位),表彰一般均不再使用,改成了表扬。 市政府(市政府办)在行文时,也有意在弱 化表扬文件,现在一般不用决定这个文种了, 多数情况用通报。涉及到表扬通报这类文件, 要经过纪委、安监、计生、综治、维稳等一 票否决单位会签,无特殊原因,均要提交会 议审议。
5.凭据记载作用。绝大多数文件在传达意图、安
排工作、联系公务的0/3用/19。
5
二、文种类型及适用范围
(一)种类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 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原《办法》规 定公文种类为13种,新《条例》规定公 文种类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 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 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