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教育学院谈亦文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2012年9月8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江苏教育学院谈亦文教授在此作了一场题为“幼儿园的歌唱教育活动组织”的报告。
报告由该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岳亚平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谈亦文教授将幼儿园歌唱活动分为导入、范唱、理解内容、学唱和发展练习五个部分,简要介绍了动作导入、情景表演、欣赏导入等十种导入方式,并以白居易《咏柳》配上背景旋律更有利于儿童接受的事件为例,阐述了欣赏导入的重要意义。
谈及幼儿园儿童普遍存在的走音现象,谈亦文博士指出这并非由于儿童先天不足,而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倾听,因此,利用无意注意和选择性注意,让儿童学会倾听老师的范唱,为随后的歌唱打下基础,是唱出正确旋律的关键。
最后,他与大家分享国内幼儿教师歌唱教育的成功案例《秋天多么美》,给予到场的老师和学生更多启示,深获一致好评。
在阵阵掌声与喝彩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谈亦文,江苏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秘书。
主要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育研究工作,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一书,先后在《幼儿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
2.浙江师范大学秦金亮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2012年9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内学术氛围浓厚,浙江师范大学秦金亮教授应邀在此作了一场题为“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国际ERS”的报告。
报告会由该院院长汪基德教授主持。
秦教授首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拍摄的国外亲子教育的视频,引发大家对早期教育处境和儿童生活环境的担忧,引起大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
他从生物进化和人类进化的角度阐述了学前教育质量的特殊意义,并简要分析了非体验教育、非感知教育等反教育现象及其危害。
在谈到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价时,他认为以过程和动态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是质量评价的主流,而好的评价工具则是不可或缺的。
秦金亮指出,国际质量评价工具ERS(Environment Rating Scales)是目前评估学前教育质量最广泛的评估工具,它具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维度,中国的ERS研究汲取了基本维度与测量基准,符合中国集体教育实际。
最后,秦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讨论了中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目标和前景,即促进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质量提升,探索区域性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体制与政策机构,建立教育质量与早期儿童发展动态数据库,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国际比较。
秦金亮教授语言风趣幽默,讲座内容充实丰富,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3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2012年9月9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畅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报告会由该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王峥博士主持。
朱家雄教授以“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园教育”为切入点,指出幼儿园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同时还要有效的将儿童发展纳入合乎社会需要的轨道。
随后,朱教授就幼儿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他认为,与其纠结于问题本身,不如与实践相结合,让儿童快乐地玩,让教师有效地教,两者相辅相成。
他以重庆市郊区某一农村幼儿园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展现了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本体性游戏、集体性游戏、非正规教学和正规教学的形式和异同,使在场师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中玩和教的不同比例。
朱家雄教授总结说,我们要结合实际,注重玩和教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摆正方向,开展对幼儿有利的教育活动。
最后,就案例中出现的一日活动中引发争议的“小学化倾向”等现象,朱教授提出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朱家雄教授语言风趣幽默,讲座内容充实丰富,引起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4.岳亚平教授为“国培计划”幼儿教师作报告2012年9月12日9月9日下午,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岳亚平教授在院一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未来走向”的报告。
“国培计划”的幼儿教师、我院学前专业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岳亚平教授从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讲起,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肯定,同时她指出我国学前教育在国家经费投入、尚未颁布单独的学前教育法等方面存在着缺失。
随后,岳亚平教授用生动的事例从国家层面、幼儿园层面及家长层面对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未来走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她认为国家应明确政府职责,增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关注同时幼儿园应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最后,她提出未来的家长应提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
岳亚平,学前教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教师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并在该领域内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肯定。
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5.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应邀到我院作学术报告2012年10月13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以“幼儿学习的类型与学习准备——兼谈《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为题在此作学术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国培教师及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前教育系主任岳亚平教授主持。
王小英教授以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相关视频为切入点,引发在场师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好奇和思考。
按照学习过程的特征、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的理解程度等不同标准,她对幼儿的学习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同时结合自身育儿经验和研究对其进行深入介绍。
在谈到即将出版的《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她指出,这本书有助于幼儿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童年,并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提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合理期望,实现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王小英教授强调,教师和家长应重视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考虑和研究儿童的学习准备。
最后,她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幼儿园班级学习过程的视频,加深了大家对学习和学习准备的理解。
整场报告会饱含哲思,内容信息丰富详实,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6。
10月12日下午四点,高培勇教授学术报告会在经济学院二楼阶梯教室举行,此次报告会由我院院长耿明斋主持。
高培勇以“该怎样认识当前的结构性减税”为主题展开讲解,他以当前的经济形势严峻、政策空间变窄、中国的社会矛盾突出、扩大政府投资的作用力度减小等问题为切入点,从而引出结构性减税已经演化成扩张型经济政策的载体和平衡器。
他还提出结构性减税的双重目标减税、有增有减以及不开倒车、须有量限两个关键点,从而得出结构性减税不等于全面减税。
他对减税出现裹足不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必须制定一个有关减税的总体规划,明确减谁的税,减多少税。
同时,从三张图例详细分析了中国税收来源结构,并用例子对当前失衡的税收收入体系格局所带来的推高物价、国际贸易摩擦等四大挑战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了论述,因此强调要以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为矫正方向。
最后,他得出结构性减税要以增值税为主,个税要搞综合制,中国要有财产税等结论。
此次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7.《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编审应邀到教育科学学院作报告2012年10月23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一楼报告厅学术氛围浓厚,《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曾伟编审在此作了一场题为“对高等教育研究转型的思考”的报告会,教育学科专业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该院副院长杨捷教授主持。
曾伟编审从选题、文献综述、专业化等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全面分析。
就高等教育转型的内涵方面,他首先作了相关阐述,指出高等教育转型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关键,是一个缓慢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
随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仍处于落后阶段的情况,他着重强调了我国加强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与在场师生产生强烈共鸣。
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成功的案例,曾副主编对参与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员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够找准切入点,明确研究对象并细化研究问题,以改善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选题不够深入的现状,使听众深受启发。
最后,他耐心详细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在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落下了帷幕。
曾伟,《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编审。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文化、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8.围绕“扩大内需与长期经济增长”这一主题,洪银兴为大家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10月26日下午三点,经济学院二楼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洪银兴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此举行。
我院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会议由我院院长耿明斋主持。
围绕“扩大内需与长期经济增长”这一主题,洪银兴为大家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他指出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形势大好,但动力衰减。
由于宏观形势所迫,中国调低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至7.5%。
除此以外,全球经济从2008年至今仍处于下行状态,我国仍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双重压力。
同时,他还介绍了通货膨胀及其基本类型,并讲述了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及代价,提出了反通胀的手段。
他重点讲述了宏观经济学中均衡及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精髓和在现实经济中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达到均衡这一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随之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稳经济增长政策。
在介绍中国市场容量的同时提出五个内需,即战略重点为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消费经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产业创新成为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和区域结构的协调;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化等。
最后,学生踊跃提出相应的经济问题,洪银兴为之一一作详细讲解。
洪银兴,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商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9.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马凤岐应邀到我院做学术报告2012年11月11日上午,我院四楼会议室学术氛围浓厚,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务处处长马凤岐以“教育学研究的问题和论证方式”为题在此做学术报告。
教育学专业部分教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杨捷教授主持。
马凤岐博士首先对相关概念作出阐述,指出教育学是研究人们在面对客观事实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即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
他强调在研究高等教育时,认识性问题与价值性问题都是实践性问题的基础,任何轻视认识性问题的倾向都是错误的。
随后,通过巴斯德象限,马凤岐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由解决应用问题产生的基础研究”的应用方式和领域。
为达到最严谨、最合理的教育研究,在谈及教育研究的论证方式时,他提出,只有证据和推论的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教育学研究,其中证据必须具有“通识性”且是充分的,否则我们就应该采取克制的态度,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