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
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
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已有几千年历史。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既有交领右祍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
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
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汉服的特征。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
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汉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