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讲解学习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讲解学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导学案第10课老王1.易错字翳(yì)干校(gàn)骷髅(kūlóu)滞笨(zhì)攥着(zuàn)惶恐(huáng)取缔(dì)镶嵌(xiāngqiàn)侮辱(wǔrǔ)愧怍(kuìzuò)2.多音字落绷转强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幸运强调意外地遇到好运气,含有庆幸、喜悦之意。

“幸运”强调好的运气。

获得好运是“幸运”;免于不幸是“侥幸”。

侥幸强调偶然获得成功或免于不幸。

“侥幸”强调免于不幸。

5.词语释义精品文档伛:弯(腰)曲(背)。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杨绛,钱锺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文题解说】作者以“老王”为文题,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也明确地告诉读者“老王”是文章的主人公。

【创作背景】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精品文档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这篇课文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

老王一辈子很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文中写到“文革”,那是个荒唐的动乱年代。

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

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

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

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的精品文档好人。

《老王》一文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文末应该成为启发教学的关键,这里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特点,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自觉接受文中思想的启发。

本课为2课时。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理解本文的主题。

1.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

2.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等过程,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3.通过精读,比较、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1.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精品文档【难点】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第课时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重点】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导入整体感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导入一:故事型[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出的道理,自然引出本文课题。

小故事大道理。

讲新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于1996年7月29日只身进入一个2000多米深的地下溶洞,他要进行一项与世隔绝的独居生活实验。

一年后蒙塔尔重返地面,这时他的体重减轻了21公斤,脸色苍白如纸,免疫功能降至最低点,且情绪十分低落,不善与人交谈。

面对记者,他走出洞口的第一句话是:“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奥秘,就是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精品文档有没有注意到探险家说的那句话,“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来自生命深处最真实的呼唤,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与人交往首先要真情实意,互相关心,诚挚待人,并在相处中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快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绛的《老王》,看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又是怎样的。

导入二:情境型[设计意图]由诗歌创设一种对“人力车夫”的怜悯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入课堂,有利于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课件展示诗歌】《人力车夫》“四季的斑斓/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炬/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人力车夫。

这首诗歌怀着激情赞颂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我们即将学习的杨绛所写的《老王》就是一篇展现精品文档人力车夫痛苦生活的散文。

导入三:题解型[设计意图]直接解题,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环节。

“老王”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正像《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设计意图]扫除文字障碍后,梳理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印象,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的深入分析。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翳()骷髅()滞笨()攥着()惶恐()荒僻()取缔()镶嵌()侮辱()愧怍()精品文档〔答案〕yìkūlóuzhìzuànhuángpìdìxiāngrǔkuì2.解释下列词语。

(1)惶恐:(2)取缔:(3)滞笨:(4)愧怍:(5)伛偻:(6)失群落伍:〔答案〕(1)惊慌害怕。

(2)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3)呆滞笨拙。

(4)惭愧。

(5)腰背弯曲。

(6)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www-2-1-cnjy-com(二)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确〕“我”与老王的交往。

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初读印象。

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生自由发言,组内交流意见,班内展示。

】精品文档〔明确〕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

二、走近老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导,帮学生认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为下面品味老王,挖掘其深层社会意义奠定基础。

【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老王的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中你读到了什么?〔明确〕老王是一个“苦”人2.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段话言简意赅。

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

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提示: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而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

】〔明确〕“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精品文档4.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明确〕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主义。

这一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5.为什么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明确〕因为他是单干户。

三、品味老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与老王有关的事情逐步梳理,旨在让学生逐步认识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1.阅读5~2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体现出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老王是一个“善”人顺序:时间顺序。

2.文中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明确〕“文革”中,作者及其丈夫是“反动学术权威”,精品文档属于“敌人”,是被“专政”的对象。

从“你还有钱吗”推测,可能还被停发工资。

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3.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明确〕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

4.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明确〕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知恩图报。

5.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明确〕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

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明确〕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老王离开时的情形。

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精品文档同情和关心。

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纯朴、关心人、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