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各种社会组织。
()3、生产运作战略属于功能战略。
()4、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资源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5、大量生产一般设备利用率高。
()6、关键路线是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
()7、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自动化机器。
()8、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生产运作过程。
()9、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服务过程。
()10、1954年美国通用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
()二、填空题(每一格1分,共20分)1、现代设备有以下特点:、、、和大型化或小型化。
2、服务业主要特征有:、、。
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的、和上。
4、工票也叫序票、、、传票。
5、设备管理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6、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7、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3、设施(厂址)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设计良好的服务系统有哪些特点?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MRP中工厂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日历,它与普通日历的关系是( )A.与普通日历相同B.由普通日历除去假日C.由普通日历加上加班日期D.由普通日历除去不生产的日子2.JIT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 )A.JIT将库存视为缓冲器B.JIT将库存视为资产C.JIT认为库存占用资金和空间D.JIT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管理的问题3.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 )A.检验B.搬运C.操作D.储存4.可将每个时期对项目的净需求量作为订货批量的批量方法是( )A.固定批量法B.直接批量法C.经济订货量法D.固定周期批量法5.MRP是在( )A.订购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在制品定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累计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网络计划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工作研究中,对新的工作方法的评价主要应( )A.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进行评价B.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评价C.从节省人力的角度进行评价D.从节省设备、工具以及材料的角度进行评价7.企业通过市场调查,预测用户需求趋势,并据此决定开发和销售的产品是( )A.用户订货开发的新产品B.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C.地区新产品D.仿制新产品8.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的定性分析方法较多用于( )A.产品初步设计阶段B.可行性研究阶段C.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D.试销阶段9.若企业某新产品开发投资5年的投资平均收益率是22%,银行贷款利率为10%,此时企业的正确决策是( )A.应投资B.不投资C.等待投资D.缓投资10.新产品开发决策应该由企业( )A.最高领导层制定B.最低领导层制定C.中间管理层制定D.职工代表大会制定11.在计算网络计划的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的方法是( )A.三种时间估计法B.单一时间估计法C.综合估计法D.平均估计法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又称( )A.项目建议书B.项目任务书C.项目计划书D.项目报告书13.在箭线式网络图中,既不消耗时间又不耗费资源的事项,称为( )A.作业B.结点C.箭线D.路线14.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是( )A.关键作业进度B.全部作业进度C.并行作业进度D.交叉作业进度15.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6.某产品流水生产,计划日产量为150件,两班生产,每班规定有12分钟停歇时间,计划废品率为5%,那么该产品生产的节拍的计算公式应为( )A.r=.B.r=C.r=D.r=17.推动‘5S’活动,可以按( )A.生产原则进行B.标准化原则进行C.管理原则进行D.PDCA循环原则进行18.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 )A. 200分B. 110分C. 125分D. 115分19.滚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 )A.计划是动态型的B.执行时可以灵活改变计划C.提高计划的连续性D.计划是动态型的并且提高计划的连续性20.已知某产品的批量n=150件,计划期的平均日产量q=50件/天,那么,该产品的生产间隔期K为( )A. 10天B. 5天C. 3天D. 15天21.长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是属于( )A.战术层计划B.运作层计划C.战略层计划D.作业层计划22.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 )A. 331.2小时B. 165.6小时C. 184小时D. 368小时23.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源于( )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24.排列图法是一种适用于分析( )A.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B.非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C.近似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D.定性数据的工具和技术25.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 )A.异常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B.波动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C.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D.运动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26.根据计划任务和物资消耗定额来确定物资需用量,这种方法称为( )A.间接计算法B.比例计算法C.直接计算法D.经验估算法27.设某企业对某物资的年需求量为10000件,该企业每次订货量为1000件,一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则该企业全年采购该物资所需的订货总成本为( )A. 10,000元B. 1,000元C. 100,000元D. 100元28.ABC库存管理法的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次,其中关键的少数属于( )A. C类B. A 类C. B类D. D 类29.设备的物质寿命,又称为设备的( )A.技术寿命B.经济寿命C.更新寿命D.自然寿命30.设备点检按设备管理的层次,可分为“厂控”点检和一般点检,一般点检由( )A.厂部负责组织B.生产科负责组织C.车间负责组织D.设备科负责组织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31.设备的技术性评价,包括( )A.耐用性B.适应性 C.成套性D.环保性E.节约性32.ISO 9001标准适用于( )A.设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B.开发全过程的质量保证C.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D.安装全过程的质量保证E.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33.下列叙述符合动作经济合理的原则有( )A.双手的动作同方向运动时省力B.手臂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省力C.工具、材料、控制装置应靠近作业位置D.尽量以夹具或脚踏工具替代手的操作E.用手腕完成动作比用手指省力34.期量标准是制订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不同的生产类型要制订不同的期量标准。
单件生产类型要制订的期量标准是( )A.批量B.生产间隔期 C.生产周期图表D.关键设备负荷表E.在制品定额35.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 )A.产量指标B.销售额指标 C.产值指标D.品种指标E.质量指标36.生产作业管理的原则是( )A.讲求经济效益B.坚持以销定产 C.实行科学管理D.组织均衡生产E.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生产管理的要求包括: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有:,,,,。
3) 确定保险在制品数量是要考虑的因素有和。
4) 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包括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间断流水线不计 ___________ 在制品, 连续流水线不计____________。
5) 实行准时化生产的效果有:(1) ,(2) (3)。
6) 企业生产系统的输入包括和,生产系统输出包括和,其中_ __输出用于控制。
7) 生产系统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行模式,包括:订货-生产式,式和式。
8) 确定车间生产作业计划任务时,对于价值小、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均不稳定的通用件,可采用法。
9)流水线作业中,当制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工序之间宜采用按输批转移。
10)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订购一批原材料,价格优惠条件是一次订货量大于或等于Q1,企业按正常价格计算的经济批量为Q*,当Q*≥Q1时,企业应按订货,当Q* ≤Q1时,企业应。
二、单项选择题(1)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 )。
A.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完工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B.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完工所经过的各种生产活动过程;C.产品在各生产环节进行的加工制造过程;(2)节奏是指流水线上( )。
A.连续出产相邻两件不同制品的时间间隔;B.连续出产相邻两批不同制品的时间间隔;C.连续出产相邻两件同种制品的时间间隔;(3)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组成( )。
A、设计过程,实验过程,基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B、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储存等待过程,附属生产过程;C、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
(4)一批制品在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不相同,为使加工过程设备工作不间断,而加工周期尽可能短,问该批制品应采用那种移动方式( )。
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5)厂部安排车间生产任务时,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成批生产类型采用( );低价值、需求不稳定的制品采用();大量生产类型应采用( );单件生产类型应采用( ) 。
A、累计编号法,B、生产周期法;C、在制品定额法;D、定货点法(6)在对象专业化工段里( )A、集中了同类型的设备,同工种工人,可以对不同类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B、集中了同类型的设备,不同工种工人,可以对不同类对象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C、集中了不同类型设备,不同工种工人,可以对同类对象进行所有工艺的加工。
(7)生产提前期是指( )A、相邻两批同种制品在某车间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B、一批制品在各个生产环节投入(或出产)的时间比该批制品在总装车间完工出产所提前的时间;C、一批制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出产所提前的时间;(8)多对象流水线上,当加工对象转换时,不需对设备和工装进行调整,或可快速对设备和工装进行调整,该流水线形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