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圆个导演梦
3.1 复习笔记
一、导演是可以学成的
(一)两条道路
如何圆这个导演梦,只有去学习。
学习导演的通道基本上有两条。
1.正规教育
到影视艺术院校里去学习是一条道路。
通过教师的帮助,学习有关导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制作技能,为走出校门后独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自学成才
自学成才是另一条路,即跟随摄制组在拍摄现场边干边学,或者边看电影边学习。
好在现今录像带和VCD、DVD光盘影碟较多,影视爱好者可以通过看电影来学电影。
此外,其实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应贬低其作用,拍电影未尝不可从模仿入手。
(二)基本要求
导演在摄制组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作为导演,不仅要精通业务,而且要对制作的影片或电视剧的成败和艺术质量负重大责任。
1.文化知识
导演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既要专,又要博;既精于本行,了解影视艺术的本性,又要博学多识,熟悉各门艺术的原理和规律;同时还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2.组织能力
导演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把摄制组内的创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因此,导演要能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不怕困难,处事果断,以保证摄制工作的顺利运行。
3.三项素质
由于导演的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因此学习导演和培养导演,都必须注重其自身素质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要有点灵性
灵性,主要指艺术感觉好。
感觉是最直接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
对艺术的处理常常不经过理性的分析,而通过直觉做出判断,获得理想的效果。
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最新鲜、最诱人,常常能把人带入佳境。
(2)要有点悟性
悟性,主要指对生活中新生事物的敏感性。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够深刻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发现和悟到常人不易发现和悟到的哲理层次。
导演的悟性不好,必然会影响作品内涵的深刻性。
(3)要有点韧性
韧性,主要指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
作家要出作品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懒散和放纵;而导演要出作品,不仅要挑战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而且要与别人竞争,大家同心协力,共克难关。
二、导演的职责与工作
无论是拍摄电影,还是拍摄电视剧,自摄制组建立后,一般都分三个阶段进行工作,即筹备阶段、拍摄阶段和后期阶段。
导演要自始至终参加摄制的全过程,可以说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一)筹备阶段
1.研究剧本
(1)工作
摄制组建立后,应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以及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形象资料,并在摄制组内进行座谈和讨论。
(2)目的
其目的是深入理解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述形式,达到统一认识和思想,以便齐心协力为实现导演的构思和意图,把剧本完美地体现在银幕或屏幕上共同奋斗。
2.遴选演员
选拔演员是导演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项工作可由副导演先进行初选,最后再由导
演亲自审定。
3.写作导演阐述
(1)含义
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也是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
导演要向摄制组全体成员讲解,并进行讨论,达到统一认识。
(2)内容
导演阐述的写作,并无固定的模式。
由于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各异,所以导演阐述有各不相同的写法。
从内容来看,导演阐述一般应包括以下几点:
①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
②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③对剧中矛盾冲突的理解与把握。
④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
⑤对节奏的处理。
⑥对表演、摄影(像)、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想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⑦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⑧对剧中需要运用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4.选景
(1)重要性
选景的根据是剧本。
景物是为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活动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造型环境。
它对营造生活气息和艺术氛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把景选定,美工把景设计好、
搭建好,导演的头脑里有了具体的环境形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镜头工作,同时设计场面调度。
(2)要求
导演在选景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更好地、更理想地完成自己的艺术构思,同时还要兼顾经费的开支。
总之,要统观全局,为达到导演的创作目的做出抉择。
①从实际出发,将想象中的环境向现实中的环境上靠,切忌用自己想象中幻化出来的环境去套现实生活中的环境。
②场景不可过于分散,要尽量集中,以避免因转移场景太多,距离太远,而拖延拍摄时间和增加经费开支。
③如果影片采用同期录音,选景时还要注意该景地附近有无声音干扰,如机场、铁路、公路、噪声太大的工厂等。
如果距离太近,就会影响同期录音的工作和拍摄的进度。
④考虑景地对于拍摄角度、光源方向以及日照时间的利用率是否有影响。
5.创作分镜头剧本
(1)含义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
创作分镜头剧本是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语言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融入分镜头剧本之中。
(2)方案
①事先写好分镜头剧本,做到心中有数。
新手导演更应当如此。
②运用多机拍摄的方法,这种镜头的分切组合,多在后期的剪接台上完成。
运用这种方法的导演,多为比较成熟的导演。
③编写导演台本或导演场景本。
导演到了现场之后,再根据实地排练的情况,进行现场分镜头,特别是一些具有丰富拍摄经验的导演多采用这种做法。
(3)要求
导演在分镜头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自己的构思,并为实现构思寻找到可视的物质外壳,并对剧本中的某些情节段落加以强调或冲淡。
①强调
强调,就是对剧本中的某些地方,给以突出、强化、丰富和增补。
强调是为了锦上添花,切忌画蛇添足。
②冲淡
冲淡,就是对那些剧作中可有可无或者可以省略的地方,给以削弱、淡化、删减。
特别是对一些生产过程或者补白的场面,以及一些不用交代即可看懂的事情经过,都应尽量删削或淡化。
总之,对剧本中某些章节或段落的强调与冲淡,都不可脱离导演总体构思的轨道。
要反复权衡,慎重行事。
以上各项工作进行完后,筹备工作即可告一段落。
筹备期宁可长一些,但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做扎实,这样,到了拍摄期才可以顺利工作。
(二)拍摄阶段
1.组织拍摄
现场拍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导演要在拍摄现场将各部门的创作人员,如摄影、录音、演员、美工、化妆、服装、道具以及照明、剧务等协调在一起共同完成创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