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局部解剖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其内的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椎前筋膜深
面的颈交感干相邻
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Horner综合征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10%): 起自头臂干,主动 脉弓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 约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 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 止外支损伤,否则声音低钝,呛咳
甲状腺悬韧带:
位置: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
峡部:2nd--4th气管软骨的前方 上极: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6th气管软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及其内的颈总动脉,颈 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椎前筋膜深 面的颈交感干相邻 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Horner综合征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 (10%): 起自头臂干,主动脉弓
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约 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止外支 损伤,否则声音低钝,呛咳
真被膜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间有疏松
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悬韧带: 假被膜形成, 固定甲状腺于喉
及气管壁上。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
移动。
位置: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
峡部:2nd--4th气管软骨的前方 上极: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6th气管软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1支,或2, 3支或缺如汇入颈 内静脉粗,壁薄,结扎时应仔 细,防止出血或气栓 甲状腺下静脉: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1支,或2, 3支或缺如汇入颈内 静脉粗,壁薄,结扎时应仔细, 防止出血或气栓
甲状腺下静脉: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前 与峡部的属支吻合而成
甲
状
腺
形态: H形, 峡部和侧叶,有时有锥状叶 甲状腺鞘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长,深,甲状腺下动脉后方 右侧:锁骨下动脉,短,浅,甲状腺下动脉前方 至咽下缩肌,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喉下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 喉下神经 运动支:除环甲肌以外所有喉肌 感觉支: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极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 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甲状 腺下动脉,以免伤及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甲状腺 Thyroid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局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
甲
状
腺
形态: H 形, 峡部 和侧叶, 有时有锥 状叶
甲状腺鞘
真被膜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纤维囊): 甲状腺的外膜
囊鞘间隙:
假被膜与真被膜之间 ,其 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神经及甲 状旁腺
假被膜形成, 固定甲 状腺于喉及气管壁上。 吞咽时甲状腺 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 左侧:勾绕主动脉弓,长,深,甲状腺下动脉后方 右侧:锁骨下动脉,短,浅,甲状腺下动脉前方 至咽下缩肌,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喉下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 喉下神经
运动支:除环甲肌以外所有喉肌
感觉支: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极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交 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甲状腺 下动脉,以免伤及喉返神经,声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