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学及症状学2

精神病学及症状学2


二、脑与精神活动
多巴胺(DA)与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DA过度活动假说
几乎所有的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物都是DA受体阻滞 剂;
DA激动剂(如甲基苯丙胺, 能增加突触内DA含量)能产 生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这些症状与偏执性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非常类似;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在缓解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也 产生EPS, 原因是抗精神病药物阻滞了中脑边缘皮层的 和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D2受体;对D2受体的抑制程度与 抗精神病的效价相关。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认知: 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定向力、意识、 自知力 情感 意志活动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二、常见精神症状 1、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
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 痛难忍等。 ►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 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 和(或)难以忍受的►记忆障碍的临床表现: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错构 虚构
➢ 记忆增强: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 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临床 上较多见。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 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顺行性 遗忘、逆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
➢ 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 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 坚信不移。
按照妄想的结构分为 非系统性妄想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妄想按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 ➢ 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他被人跟踪、
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 ➢ 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
有关的。 ➢ 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觉得他自己的思想、
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 ➢ 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
妄想分类: 原发性妄想
按起源与其他心理活动关系分为 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 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 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 想心境或妄想气氛。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在某 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 系统性妄想
展望
1.生物精神病学 2.遗传学研究 3.生化研究 4.脑影像学研究 5.精神药理研究 6.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 7.精神疾病的康复与社区服务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8.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服务重点转移 9.精神病院设施服务进一步人性化 10精神疾病患者将会受到更人道的对待, 社会歧视
一、概述
其他相关学科 医学心理学。 行为医学。 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
二、脑与精神活动
现代神经科学证明, 所有人类精神活动均由大脑 中介。我们对孩提时代的清晰的回忆来自于我们 的大脑, 我们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 皆是大脑 的功能。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 异常的大 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
也会逐渐减少。 11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也将
会明显改善。
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势
精神病学的服务与研究对象已有明显的拓宽, 从传统的重性精神障碍(psychosis), 如精神 分裂症渐向轻性精神障碍, 如神经症、适应不 良行为转变;
服务的模式也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半开 放式管理;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注意增强:为主动的注意增强 ➢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 ➢注意涣散: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
降低所致。
➢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 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注意转移:主要表现为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 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 对象不断转换。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 断,有以下特征:
①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 患者坚信不移;
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
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 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概述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 题, 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伴 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国外研究表明, 大约25%~30%急诊病人可能 是由于精神障碍方面的原因, 在美国, 10个人中 就有1个人将在其一生中住进精神病院, 约1/3~ 1/4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5 嘌呤类
腺苷
6 神经肽
内源性阿片肽
脑啡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
速激肽
7 P物质
8 下丘脑释放因子
9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二、脑与精神活动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2)
配 体 门 控 通 道 (ligand-gated channel): 神 经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 离子通道开放, 细胞膜通 透性增加, 正离子或负离子进入细胞。正离子 进入后可激活其他离子通道, 使更多的正离子 进入细胞内, 但到达阈值后, 产生动作电位。
➢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妒忌妄想: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 己不忠实,另有外遇。
➢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 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 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 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
►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 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 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视物变形症 空间知觉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散漫 、思维破裂 、语词杂拌 5、思维不连贯 6、思维中断 7、思维被夺、思维插入 8、强制性思维 9、病理性赘述 10、思维化声11、语词新作 12、象征性思维13、逻辑倒错性思维 14、强迫思维
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是名人的后裔。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罪恶妄想:又称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 自己犯了严重错误、不可宽恕地罪恶,应受严厉 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 待毙或拒食自杀。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相信自己患了某种严 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 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 纠正。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四、记忆障碍 ►定义: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包括—识记
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过
程,是反复感知的过程。 保持:是使这些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 再认: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 回忆:是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
分类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近事记忆 远事记忆
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它的形 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三、注意障碍 ►定义: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 于一定对象地过程。注意的指向 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 性和保持性。 ►注意障碍的表现: 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 注意减退 注意转移 注意狭窄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脑与精神活动 三、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四、展望
一、概述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1.社会精神病学 2.司法精神病学 3.儿童精神病学 4.老年精神病学 5.精神药理学 6.精神病理学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2)知觉障碍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 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按所涉及的感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内脏性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按幻觉产生条件:功能性、反射性、入睡前、心因性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三、精神障碍的病因学(2)
1、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这些疾病具有遗传性, 是基因将疾病
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多数精神障碍不是单基 因遗传, 而是多基因遗传。 神经发育异常 感染 神经梅毒 HIV感染 2、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 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 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 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
大脑(躯体的一部分)与精神不可分割, 如果没有 包括大脑的完整性, 就不可能有精神活动, 如果 没有环境的刺激、个人的经历, 这种完整性毫无 意义。
二、脑与精神活动
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在目前科学的研究对象中, 大脑的结构最为复杂。 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平均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能形成1000多个突触
联系。我们人类脑内就大约有万亿至10万亿个突触 联系。 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环路, 构成我们 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一单个的神经元可 能是多个环路一部分。 脑通过不同环路以并行的方 式处理信息。
二、脑与精神活动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1)
1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2抑制性氨基酸 γ氨基丁酸(GABA) 甘氨酸 3单胺类及相关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5-羟色胺 4其他神经递质 组织胺 乙酰胆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