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学(症状学)心得

精神病学(症状学)心得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 病理性赘述----联想粘滞 • 思维中断(思维被夺) • 思维插入(强制性思维) • 思维扩散(思维被广播) • 思维化声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 思维奔逸
例: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
朝即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 的家门是坐北朝南的,朝字上下有两个十字, 中间有个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朝字左半 有日字,右半有月字,两字合起来念明,光明 黑暗,开灯关灯,电灯管儿灯……朝中方,四 方形,三角形,几何面,方的圆的,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 幻觉(Hallucination)
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 体验
• 错觉与幻觉的区别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 形象的生动性描述 • 存在于主、客观空间
• 反射性幻觉 • 机能性幻觉 • 入睡前幻觉 • 心因性幻觉
幻觉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主要见于以下四种情况
思维障碍
•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超价观念 强迫观念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 思维奔逸-----联想增多、加快(随境转 移、音联、意联)
• 思维迟缓-----联想抑制、变慢 • 思维贫乏-----联想减少,词汇贫乏 • 思维散漫-----联想松散,缺乏主题 • 强制性思维
• 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 转移,注意衰退
记忆(Memory) 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遗忘(Amnesia) 对既往感知的事物不能回忆
• 系统性妄想 内容连贯,结构紧密,逻辑性较强,
内容多接近现实
• 非系统性妄想 内容零散,不连贯,不固定,荒谬离
奇,脱离现实
• 被害妄想 • 关系妄想 • 疑病妄想 • 嫉妒妄想 • 物理影响妄想
超价观念
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先入之见, 片面,偏激,有一定事实根据,推理基本 合乎逻辑,强烈的情感色彩
• 发现、观察、评定、记录精神症 状
• 研究症状起因、症状发生发展过 程、症状相互间的关系
• 分析症状对诊断的意义
精神症状的特点
•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
消失 •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
功能损害
认知及认知障碍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思维、 注意、记忆、智能等心理活动
•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 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 (或)功能损害
• 精神症状(Mental symptoms) 精神障碍患者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现象
• 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 指某些极端不正常,据此可诊断为精 神病的特 征症状
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 官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是最简单的反映 形式,也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知觉(Perception )
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器 官在人脑中综合起来,并借助于以往经验 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印象
• 错觉(Illusion)
器质性疾病 意识障碍,睡眠状态 情绪状态 精神分裂症
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
• 指患者能够正确感知某一客观事物的整 体,但对个别属性感知歪曲
• 感知综合障碍与错觉的区别 • 感知综合障碍与幻觉的区别
常见的感知综合障碍
• 视物变形症 • 空间知觉障碍 •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 非真实感 • 体形感知障碍(人格解体)
妄想(Delusion)
是一种病理的信念,表现为患者对某种不 真实的思想内容坚信不移
典型妄想的三个特征
坚信性:一种确信或坚信、不动摇、不可纠 正 特异性:某一个人所独有的信念 自我性:涉及自我、包含着对个人极为重要的 感受
• 原发性妄想 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气氛
• 继发性妄想 先有幻觉,妄想是对幻觉的解释 先有情绪障碍,后产生妄想 先有内感性不适,后产生妄想 先有记忆障碍,后产生妄想 先有智能障碍,后产生妄想
思维逻辑障碍
• 象征性思维(概念转换) 抽象概念具体化或具体概念抽象化
• 语词新作 概念的融合、浓缩、无关概念的拼凑
• 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逻辑障碍
• 投胎 、分梨—分离、红色—共产党员 • %—离婚、狼心狗肺 • 自己想到进化时,觉得人是由动物进化的,所
以人不应当吃猪肉,又想动物是植物进化的, 因此,又觉得吃蔬菜也不应该。以后又想植物 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所以又觉得不应该站在地 上,有时候觉得自己走了一万里地就比别人进 化了一些
精神病学(症状学)心得
几个概念
• 精神病学(精神医学 P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 病的发展规律 研究精神疾病治疗和预防
•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防治 探讨保障人群的心理健康 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思维(Thinking)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
• 思维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 括、判断和推理七个过程
• 思维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 • 思维的基本过程都是通过观念或概念之
间的联系,即联想和逻辑过程实现的
正常人的思维的特征
• 思维的具体性 • 思维的目的性 • 思维的实际性 • 思维的实践性 • 思维的逻辑性
心理活动
• 基本心理过程
认知:感觉 知觉 思维 注意 记忆 智能
情感:情绪 心境 激情 情感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意志:动机 意志
•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个性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
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
• 心理活动变化 • 神经系统征候 • 躯体功能改变
学习症状学的主要任务
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
强迫观念
某一概念在病人脑中反复出现, 自知不对想摆脱,但又不能控制
• 强迫性怀疑 • 强迫性穷思竭虑 • 强迫性对立思维 • 强迫性回忆
注意(Attention)
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 的过程。注意过程与感知觉、记忆、思维 和意识等活动密切相关
• 主动注意(随意注意)和被动注意(不 随意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