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对晴朗的夜空进行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使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会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经过写清楚,并能联系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激活自我储备,引发奇特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

2、是啊,在静静的月夜里,月亮真的。

美丽而神秘。

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人们遐思与幻想的源泉。

3、板书课题。

二、说故事,激发学生想象。

1、在晴朗的夜空,你会发现哪些美丽、有趣的现象呢?2、月缺月圆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读书中第二小节,回答。

3、读书中的想象文章,让学生谈。

三、学生进行想象、创造。

1、描述: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的无限的遐思,面对这迷人的月夜,我们会不禁沉醉其中,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吧!……看月夜星空图,让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

2、你肯定有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进行想象,编故事。

四、学生激情练说、交流。

1、小组内说。

2、指生说想象的内容。

五、指导学生写作。

1、讲解本次写作的要求。

2、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写作的题目。

3、学生构思写作文,自己修改作文。

六、誊写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二一、故事导入、兴趣揭题1、导语: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到郊外去玩,忽然一头熊向他们逼过来。

那个瘦子手脚非常麻利,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树。

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

可瘦子好像没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

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忽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

于是,他马上屏住呼吸。

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

当危险过去之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胖子会对瘦子说一句什么话呢?生:你真是一个绝情的家伙,我再也不会和你交朋友了!生:危险之时见真情!只顾自己逃命,你真不够朋友!生:唉,刚才太危险了!不过,现在我懂得了交错朋友更危险啊!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胖子说的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篇新的课文,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2、2.师板书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指导生读好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生根据课题质疑。

(预设:“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次读文,整体感知小组开火车读文,其他生认真聆听并思考:1.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记。

3.交流:(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2)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3)指名生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等词。

(指名生读、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其他生认真聆听,是随机纠正字音。

)四、学师:这篇课文非常感人,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象一下。

(教师读课文1-4自然段并配小姑娘伤势严重的画面)(二)交流汇报,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

交流汇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明白:1.一个小姑娘受伤了,伤势很严重,甚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输血能够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给小姑娘输血。

(相机理解“迫在眉睫”一词,读准字音,明白意思。

)2.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个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她输血。

(意图:结合对以上几个要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小姑娘伤势的严重:如果不及时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

3.交流:(1)“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

(2)用“如果。

就。

说话。

(3)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4)指导朗读。

4、小结: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

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小姑娘伤势严重,如果不能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的。

输血迫在眉睫啊。

那是否有人愿意给她献血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

老师充满哀伤和渴求的朗诵,激发学生用心朗读,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现,体味内心(一)、有人愿意献血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1、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看到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提问,归纳三个问题,其他随机解决。

(1)“一阵沉默之后”说明了什么?(2)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3)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3、重温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当我们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联系上下文读书找答案;小组组讨论;请教老师或同学等等)4、请大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试着自己运用读书方法来解决,解决不了,再用其他办法。

(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非常勇敢。

你能边做动作边读吗?在座位上试一试。

愿意读的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

(二)由表及里,洞识内心。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过,犹豫过,但仍然数他最勇敢。

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读一读,把阮恒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2、提问,出示4个重点句。

★重点句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重点句2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重点句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重点句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3、刚才我们学请同学们看屏幕,边听边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

(配乐)(3)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在这些句子中写他哭的。

词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4)“啜泣、呜咽、哭泣、抽泣”你能把阮恒献血的过程演一演吗?老师来读句子,大家演一演,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师读,生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问:你为什么这样哭呢?(6)如果你们是医生,你怎么用轻柔声音安慰他?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他以为把所有的血都献给那个小姑娘,让她活下来,自己就要死了,但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几名同学讲这句话:“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说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你从中想到了什么?阮恒的这种爱心、对朋友的这种友情(板书)把我们深深感动了。

(音乐起)小姑娘得救了,她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呢?小伙伴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十分有益。

)结束语:让朋友间的这种爱心和友情永远留在我们心间,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谊地久天长!四、作业设计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无恙,他们一起在孤儿院里生活、游戏,还会发生什么事。

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个小故事,要写清楚她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

(难度较大)2.观察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写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注意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五、板书设计:18 她是我的朋友阮恒献血爱心友情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近2000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

(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4、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5、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

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

(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3、交流所填内容。

(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6、拓展延伸:(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7、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