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地理新教材第二附答案高二地理(新教材)第二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蘑菇石是以下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C)A.流水堆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2、下列地貌形态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是(B)A.流动沙丘B.河口三角洲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D.喀斯特地貌3、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C)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4、下列地理事物中,以外力为主形成的是(B)A.喜马拉雅山B.黄河下游的“地上河”C.东非裂谷D.夏威夷群岛5、完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D).A.印度洋板块B.大西洋板块C.北冰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6、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C.红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7、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B)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水的溶蚀8、日本富士山顶部的岩石类型属于(A)A.喷出岩B.侵入岩C.变质岩D.沉积岩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A.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B.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海沟C.板块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D.全球地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10、在下列高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D)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11、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C)A.喷出岩B.变质岩C.沉积岩D.侵入岩12、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C)A.流水的侵蚀B.流水的搬运C.流水的堆积D.风力的堆积13、我国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是()西南地区15、2006年10月1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度喷发,从分布来看,它属于(D)A.环太平洋火山带B.红海沿岸和东非火山带C.洋底火山带D.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17、以下哪座山不是花岗岩山体(D)A.华山B.衡山C.黄山D.泰山18、以下关于侵入岩的描述错误的是(B)A.结晶时间缓慢B.晶体颗粒较细C.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D.岩浆在地下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19、以下关于沉积岩的表述错误的是(C)A.具有层理构造B.有动植物化石C.具有片里构造D.岩层年龄由下而上渐新20、以下不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C)A.大理岩B.石英岩C.页岩D.板岩21、景德镇瓷器以以下哪种岩石为原料烧制而成(D)A.石灰岩B.高岭石C.白云岩D.泥岩22、太湖石属于以下哪种岩石(A)A.石灰岩B.高岭石C.白云岩D.泥岩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A)A.氧B.硅C.铝D.铁24、以下哪种矿物不是花岗岩的组成矿物(B)A.黑云母B.方解石C.石英D.长石25、以下哪种矿物是大理岩的主要组成矿物(B)A.黑云母B.方解石C.石英D.长石26、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大陆位于(C)A.太平洋板块B.大西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27、下列地区,位于板快碰撞边界的是(A)A.地中海 B.红海C.东非大裂谷D.大西洋28、烧制水泥用的石灰岩属于(C)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9、有关海底岩石的年龄,正确的是(C)A.一般不低于2亿年 B.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古老C.离海沟越近,岩石年龄越古老D.海岭岩石年龄比海沟处古老30、岩石圈位于(D)A.硅铝层以上 B.上地幔以上C.地壳以上D.软流层以上31、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外力作用是(C)A.风力的侵蚀作用B.风力的堆积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堆积作用32、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称为(C)A.岩石B.矿床C.矿物D.造岩矿物33、曲流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通常北半球的河流往往是(A)A.凹岸侵蚀,凸岸堆积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南岸侵蚀,北岸堆积D.北岸侵蚀,南岸堆积34、下述对地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落水洞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B.三角洲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C.黄土土层疏松不保水因此肥力低D.喀斯特地区地表缺水但往往有地下水36、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D)A.震源越深,震级越大B. 震源越浅,震级越大C.震中距越大,对地面的破坏越大D. 震中距越小,对地面的破坏越大37、下列外力作用的景观图中,表示风蚀作用的是(A)38、板块构造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D)A.海沟B.岛弧C.巨大裂谷D.巨大山脉36.下列地区中,主要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有(AC)双选题A.长江三角洲B.江西庐山C.桂林石林D.汾河谷地37.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一般属于是DA.喷出岩B.侵入岩C.变质岩D.沉积岩38.我国云南、贵州一带多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当地广泛分布的是A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玄武岩39.下列关于上面四幅景观照片所反映的地貌类型正确的是BA.黄土地貌B.喀斯特地貌C.风成地貌D.海岸地貌板块构造学说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壳运动的全新学说。
4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B)A.全球陆地共分为六大板块B.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C.板块张裂地区常常形成很深的海沟D.板块碰撞地区常常形成较高的海岭4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B)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4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C)43.曲流形成的原因是……………………………………………………………………(A)A.河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B.河床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河床凹岸和凸岸的侵蚀D.河床凹岸和凸岸的堆积板块构造学说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壳运动的全新学说。
44.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B .大陆板块年龄较为年轻,而海洋板块则较古老C .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D .澳大利亚大陆地壳相对比较稳定45.根据板块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BA .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B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C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D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46.09年12月,菲律宾著名的马荣火山再次喷发,其主要原因是 BA .地壳的凹陷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C .地壳的隆起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张裂47.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A.①-a ,②-b ,③-cB.①--b ,②-a ,③-cC.①-c ,②-b ,③-aD.①-c ,②-a ,③-b48.与河流位置 a ,b ,c 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主要是……………………………………( A)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49.我国云南、贵州一带多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当地广泛分布着…………………( C)A .花岗岩B .大理岩C .石灰岩D .玄武岩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二、读图回答:1.在下列地貌类型中,宁夏平原属于( A)A.河流地貌B.风蚀地貌c.喀斯特地貌D.冰川地貌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宁夏境内自南向北的黄河水流对东(东或西)岸的冲刷较为显著。
三、读板块示意图:(5分)1.板块张裂处常形成……………………(B)A.岛弧B.裂谷C.海岸山脉D.海沟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亚欧_______板块和___印度洋______板块相撞而成。
3.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经常发生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与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构造带交汇处有关。
这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四、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6分):(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分成6大板块,板块相对移动,形成了不同的地表地貌。
(2)图中主要由海洋组成的是C板块。
(3)图中M图例一般指大洋板块中的生长边界(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它是岩石圈中最不稳定的破碎带。
(4)试运用该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略)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
BDFECANM六、读板块示意图,回答:(6分)1.图中数码①表示太平洋板块;数码②、③两处中,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2 处。
2.2004年岁末,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并在南亚、东南亚引起了巨大海啸,致使数万人死伤。
该地震的震源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
3.地中海处于板块的消亡(生长、消亡)边界,由此可预测未来的地中海海区面积将缩小(扩大、缩小)。
七、台湾花莲海域2009年12月19日6.7级地震,阅读材料,回答(9分)1.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 30 倍2.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属于消亡界(生长界或消亡界)。
台北市位于震中的西北方向,若其它条件相同,A 、B 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2 (填写代号)①相同②A 大于B ③B 大于A 3.写出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诱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水灾、火灾、瘟疫、海啸、滑坡十一、矿物组成了岩石,岩石构成了岩石圈,岩石圈表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地貌。
1.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C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辉石AB2.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AA .大理岩B .石英岩C .板岩D .片麻岩3.以下岩石类型与著名景点匹配不正确的是………………………………………………DA .喷出岩——富士山B .花岗岩——普陀山C .石灰岩——桂林山水D .石英岩——张家界十二、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板块,填写下列板块名称:B____印度洋板块__ C____亚欧板块2.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底,地震后最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____海啸_________3.对于地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D )A .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远,震级越小B .等震线是地震震级相同各点的连线C .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离D .在震中区,地震发生时总是先上下颠簸,随后左右摇晃4.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震,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恰巧位于__地中海-喜马拉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
5.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所在,图中可能出现海底扩张的地区是…( D )A .A 与C 交界处B .B 与C 交界处 C .C 与D 交界处 D .B 与D 交界处6.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