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8)

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攀枝花散文阅读5篇(2003—2018)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4夜露滴落。

晨风忽起。

曙色微透。

5“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6村庄醒了。

7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

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8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9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

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10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

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

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

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11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12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13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

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

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

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

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

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

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

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14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

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15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15.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

(3分)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叫醒田野的脚步声;晶莹斑斓的雨珠;茁壮饱满的庄稼;形形色色的活物;园子里的水井和时令蔬菜;偶尔问答的老人与小孩;悠然的农人与老牛。

16.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4分)1人不像主宰:与浩瀚的大地相比,人是渺小的(1分);人是随着大地的节律安睡、苏醒、劳作,处于被动地位(1分)。

2像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和植物一样,依靠土地,吸收土地的营养生长繁衍(2分)17.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

(4分)1写作特色(2分):一是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是从色彩、姿态方面写出了事物的不同情状(1分);2作用:一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1分);二是透露出对庄稼和土地的喜爱之情(1分)18.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4分)参考范例:有自然朴素祥和的景色;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地和谐相处;物产丰富,人民富足;生活自在悠闲。

其中中心词:自然(朴素),和谐、富足、美好、自由。

(2015四川攀枝花)草屋的声音赵伟平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

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

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

”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

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

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

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

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

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

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

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

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

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

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

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

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

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17、作者说,“草屋无言”,却又说能“聆听”到“草屋的声音”。

说说你对“聆听”的理解。

(2分)18、结合全文内容,从四个方面概括作者“聆听”到了哪些“声音”。

(4分)19、请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赏析⑥段末尾“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一句的妙处。

(4分)20、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⑦段的作用。

(2分)2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4分)【参考答案】17、2分,“聆听”在文中指的是对草屋及有关的人、事、景等(1分)的理解(感悟、体味等(1分)。

18、4分,草屋使人产生知足的温煦或草屋使人感到温馨(1分),草屋的主人勤劳坚韧、纯朴憨厚(1分),草屋环境宁静(安宁)而有情致(1分),草屋风景别样而意味无穷(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9、4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化静为动(1分),生动形象(1分)地描绘了冰棱串给人带来的美感(1分)。

20、2分,结构:总结全文,篇末点题(1分);内容:总结、提炼出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深化了主题,给人回味无穷之感(1分)。

21、4分,作者通过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叙写(1分),表达了对草屋生活的回忆和留恋(1分),对草屋主人美好品质的赞美(1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

意思相近即可。

(2014四川攀枝花)时间柯国伟(1)时间,闪着晶莹的色泽,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

它是个很美的词,让人遐想。

可是,它又是个沉重的词,让人叹息……(2)时间无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时间永恒存在,却又在不断消逝。

可是,当它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会让人感慨。

在时间面前,我们都只是短暂的一瞬,那是多么坚定的现实。

(3)时间是一幅空白的画,它把自己交给我们,由我们随意勾勒图案、涂抹色彩。

我相信,每段时间都有色泽,即使一片空白,也会有单调的浅白色泽。

我始终赞同,赋予时间色泽的想法。

因为当我们发现每段时间都有了色泽,那么无疑没有虚度时间,如此清楚地看见一路走过的风景。

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如此清醒地活着,没有让年华白白流走。

(4)时间,是那么让人感伤。

有时会想,时光匆匆的依据是什么呢?时间恒定存在,我们可以用秒针清晰地看到它的流逝,但把时间划分成时、分、秒就一定准确吗?假如可以丢弃一切意识到时间存在的事物,那么我们会觉得日子更美,有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但那不现实,因为我们不是永恒,一切都有结束的时候。

(5)时间从来不曾改变,改变的是我们。

(6)当我写下这句类似箴言的话时,有种惆怅的感觉。

回首过去,是件艰难的事,但很有必要,你相信吗?(7)现在,我忽然明白,时光匆匆是因为我们与当时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还记得那美妙的童年吗?我只记得那时家里经济困顿,没有玩具,没有可以支配的零钱,甚至没有什么玩伴,但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十分愉快。

常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寻找许多乐趣,对身边的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总期待着生活又带给我什么新的惊喜。

我觉得儿时的世界很小,但充满了童话般的奇异色彩,一棵树,一个小玩意儿,都是一片神奇的小天地,蕴藏着多彩的世界。

那时,时间好慢,从来不曾感到时光匆匆。

每个夏日午后,简直是奢侈的时光盛宴,似乎漫长得遥遥无期,时间好像停止了。

那时没有时间观念,想来也是一种幸福。

(8)我仔细地想了想,知道童年为什么会过得比较慢。

因为童年有更多的事物让我们开心,从内心深处认同、喜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