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晨读一刻钟,应战高考很轻松!一、默写天地(选材为高考范围64篇先高中后初中,高考前过一遍;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句子后的括号需要翻译。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从去年辞帝京(),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答案】在本期最后。
理解填空: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直接表达自己对琵琶女同情的诗句是:----------------------------,---------------------------。
2. 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尽显其悲伤凄切。
3. 《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无丝竹之声,早晚只能听到“-------------------”,即使有一些山歌村笛,但也是“------------------”。
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原句: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
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
(宋史·列传)【逐字翻译】两淮:两淮。
招集:招募。
敢勇:果敢英勇,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勇猛的士兵。
不难于:不难在。
招:招募。
而:连词,表并列。
难于:难在。
处:管理。
若非:如果不。
绳:约束。
以:介词,用。
纪律:纪律。
绳以纪律:介词结构后置,“以纪律绳”。
课:考核。
其:代词,他们的。
勤:勤勉。
惰:懒惰。
必:一定。
为:成为。
后害:后患。
【整句翻译】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
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
(涉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三、文化长廊(选取8个知识点,两个选择题,在重点处黑体标注出。
)1. “博学宏词”,简称词科,是封建时代为选拔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的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目。
2. 概:旧时用斗斛量米,人们常用一块木片刮平其中过满的粮食,这个木片叫作“概”。
3. 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4. 九宾:中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庭,臣乃敢上璧。
”5. 修禊:古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详,称为“修禊”。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记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风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
7.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开启了后来的赋体。
8.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明经与进士两科构成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
唐人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因此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四、时文简评中国青年报:阅读本该比刷手机更有诱惑力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一项针对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学生喜欢阅读,然而超五成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低,近八成学生认为“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阅读量缺乏。
(引用调查数据,引发思考。
)在笔者看来,对于部分学生因沉迷手机电脑而减少阅读的情况,与其批评电子产品的“诱惑”,不如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培育阅读的习惯,让读书也成为一件富有诱惑力的事。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地铁里随处可见捧着书籍阅读的年轻面孔,日本的地铁里很流行便于阅读的口袋书。
因为很多人在安静看书、翻书,乏味的旅途也有了书香气。
反观国内一些大学,宿舍里,长椅上,草地上,很多人都在玩手机、打游戏;在学校的图书馆,多的是看考研、考公务员习题的学生,却缺乏啃大部头、发起读书讨论的空间和氛围。
(笔者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上,但一些大学校园里,缺乏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氛围,这个氛围的培育,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果各色书店逐步被市场逼退,如果书报亭之类的城市文化血管被挖断铲走,大街小巷没了书的踪影,阅读的氛围会越来越淡。
大学里,不缺运动明星、歌唱天才、选美冠军,不缺别具创意的求爱者,不缺考研考公务员的“大神”,唯独缺少阅读的氛围,长期以往,阅读将越来越难以走出“仅仅说起来重要”的泥沼。
(阅读氛围的培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切实努力。
)1929年胡适曾这样劝人读书:“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
可是,每天看几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搁在今天,大抵要换个说法:亲,每天P图、打游戏、刷手机只能让你爽一时,阅读却可以使你“气质美一世”。
是埋头刷手机不读书以致“面目可憎”呢,还是在阅读中变得美美哒呢?全在你自己的选择。
(结尾用俏皮活泼的方式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别具一格。
)五、诗歌赏读曲江对酒⑴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⑵,水精宫殿转霏微⑶。
桃花细逐杨花落⑷,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⑸,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⑹,老大徒伤未拂衣⑺。
[词句注释]⑴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唐时京都长安的第一胜地。
⑵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
⑶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
霏微:迷濛的样子。
⑷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
⑸判(pān):甘愿的意思。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
⑹吏:一作”含“。
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⑺拂衣:振衣而去。
指辞官归隐。
《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白话译文]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
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
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
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
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烂竽充之。
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
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文学赏析]前两联是曲江即景。
“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
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
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
“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
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
此处“桃”对“杨”,“黄”对“白”。
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
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
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
”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
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
【答案】教妒绡钿头银篦绕船月明江水寒相逢何必曾相识谪呕哑嘲哳江州司马青衫湿(整理)(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叫作缠头)(容貌衰老)(年纪大了)(纵横交错的样子)(沉沦流落,遭遇坎坷)(指京城长安)(写作。
翻,按曲改编歌词)【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3.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