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2019·绍兴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少年一旦离开童话和教室,面对实际的社会挑衅与竞争敌意,在经历了惊愕、迷惘与进退失据后,便开始了适应世侩(kuài)秩序、遵守集体契(qì)约的人生实习。
B .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查地理,精骛(wù)八极,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埃中擢(zhuó)拔为万物之灵。
C . 中国人对修仙,曾抱着热烈的科学精神去试验,坚决的殉道精神去追求,前者仆(pū)而后者继,唐以后这风气衰歇了些,但神仙思想仍盘踞于一般人的潜(qiǎn)意识中。
D .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肖像描摩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嬗(shàn)变为诗,谜样的微笑,引发无数后世诗人的心魂震荡,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mǐn)灭的。
2. (4分) (2020高一上·蚌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
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
”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方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可若药不灵,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同仁堂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的现象。
药材好,药才好。
()。
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
种植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是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既要建立责任可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发展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参差不齐B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鱼龙混杂C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鱼龙混杂D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参差不齐(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B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C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D . 既要建立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B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C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D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就是要从源头抓起3. (2分) (2017高三下·上饶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白宫因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及国际舆论反应强烈,这次风波已盖过了特朗普之前宣布修建美墨边境墙引发的争议。
B . 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
C . 为防止扬尘污染,环保局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并要求所有未采取湿法作业的拆迁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处罚。
D . 考古人员在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布局清晰、保存完好的城门和瓮城,这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 (1分) (2020高一上·芜湖期末) 语言表达(1)汉字属表意文字,观察汉字的形体结构,往往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汉字作出新的诠释。
请你参照示例,从“舒”“鸿”“墨”三个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例)俗:人只看到地上的谷物,而看不见空中的云朵,那就俗不可耐了。
(2)修改下面的春联,使之符合对联要求。
(可更换词语、调整词序)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飘,冰雪融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5. (10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近些年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发生,对民众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①________。
既有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区划边界对雾霾污染进行防治,难以有效应对其跨域性污染,地方政府间的府际协作成为雾霾污染跨域防治的必然选择,然而,②________,不仅府际协作难度日益增大,府际协作动力日趋弱化,而且府际协作进程屡受阻碍,府际协作绩效收获式微。
因此毗邻区域各地政府需要③________。
在确立府际协作基本原则的同时,设定目标内容,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体系。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7高三下·襄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冯骥才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
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
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
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
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
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
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
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
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
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
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
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
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
消费过了就扔掉。
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
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
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
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
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
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
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
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选自2016年8月1日《今晚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
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B . 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C . 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D . 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我们虽然也有过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B . 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C .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D . 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B . 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C . 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D . 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7. (20分) (2015高二上·海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海龟张抗抗小董有一个可爱的三岁女儿。
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
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
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
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
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