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7.教学方式:1.讲授(√)2. 讨论( ) 3.演示( ) 4.参观( )5.实验( )
6.实习作业( ) 7.练习( )
8.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比例:(2/1)
9.课堂思考题或习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2)什么是“民间”?
(3)怎样看待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
10.教学资源:1.多媒体(√ ) 2.模型( ) 3.挂图( ) 4.其他()
三、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注:按每门课程填写)
《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第引论章(讲)教案
1.主要内容:引论
(1)民间文学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2)民间文学的发展
(3)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
2.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民间文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对民间文学的概念、特征、分类、发展以及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7.教学方式:1.讲授(√)2. 讨论( ) 3.演示( ) 4.参观( )5.实验( )
6.实习作业( ) 7.练习( )
8.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比例:(4/2)
9.课堂思考题或习题:
(1)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想比,有哪些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前民间文学的发展都历了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口头文学体裁都有哪些?试述20世纪以来的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情况
10.教学资源:1.多媒体(√) 2.模型( ) 3.挂图( ) 4.其他()
《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第绪论章(讲)教案
1.主要内容:绪论(1)民间文的范围(2)民间文学的价值
(3)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民间文学范围、性质、价值、学习民间文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方法、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民间文学的范围与价值
(2)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
4.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史知识的储备与阅读量,并具备一定的田野调查的能力与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 ) 2.新授(√) 3.讨论( ) 4.练习( )
6.授课类型:1.理论课(√) 2.实验课( ) 3.实习课( ) 4.上机( ) 5.其他(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民间文学的特征。
(2)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
(3)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史。
4.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史知识的储备与阅读量。
5.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 ) 2.新授(√) 3.讨论( ) 4.练习( )
6.授课类型:1.理论课(√) 2.实验课( ) 3.实习课( ) 4.上机( ) 5.其他( )
《民间文学概论》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
教师姓名:张邦卫(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
课程类型: 公共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学时/学分:34/2
教学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班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材: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 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第一次印刷,后多次印刷。
2. 陶立璠 《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院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3. 刘守华、巫瑞书主编《民间文学导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版,1999年第三次印刷。
4.黄涛编著:《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