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PPT课件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PPT课件

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
时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
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 5、教育指导儿童 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 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 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 消毒处理;
口腔粘膜疹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 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 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 部,唇齿侧常发生。
手、足、臀部斑丘疹或疱疹
• 手、足等远端部位、臀部出现或平或凸的 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 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 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 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 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 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 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 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 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 膜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 钟(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 B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 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 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应 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 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
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 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 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预防手足口病15字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 水、勤通风、晒太阳”。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 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 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儿更换尿 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鉴别手足口病
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
风疹、水痘、轻型麻疹等鉴别。 • 鉴别手足口病最简单的方法是:三看,即:
看口腔粘膜是否有粟粒样斑丘疹或水泡; 看手、足掌面是否有斑丘疹或疱疹;看婴 幼儿肛门周围是否有水泡 • 流行特点:夏秋季发病。托幼、小学群发
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治疗药物,治疗 原则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 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 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 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 医疗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 般可完全康复。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 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 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 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 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 的发病较为少见。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聚集的 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起初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 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 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多数病例可自 愈或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 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 死亡。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对发病的重症患者应加强临 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 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 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合并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下患儿多见。
•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 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 要,当地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决 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卫生习惯重要内容, 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 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 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 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 回家后等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洗手:湿, 搓,冲,捧,擦。
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 染。实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2周,直到热
退、口足的溃疡及水泡结痂。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84消毒液
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 餐具煮沸消毒。患儿;将衣被阳光暴晒,室 内保持通风换气。
1、 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
该病的传染途径复杂。主要经粪—口 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可经接触人皮 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 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潜伏期2~7天,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 病毒,,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 突然起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 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 不特征。不像药疹、不像水痘、不像牙龈 疱疹、不像蚊虫叮咬,四不像。 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 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 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 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 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1.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 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 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 触可造成感染; 3.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也 可发生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