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
寄主植物有稻、小麦、玉 米、游草、稗、看麦娘等,主 要在秧苗期和分蘖期取食稻叶, 为害严重时稻叶卷缩枯黄,甚 至稻苗枯死。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同纹枯病、白叶枯病被 列为水稻三大病害。
在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对发病影响最大,适温高湿,有雨、雾、 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是在24℃-28℃,阴雨 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就 组织的龄期而言,叶片从40%展开到完全展开后的2天内最容易发病。穗 颈以始穗期最容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纹枯病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 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 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 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 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 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 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 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 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 灰白色。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 菌丝纠成的菌核。
稻象甲
昆虫名,为鞘翅目,象虫科。分布在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海南, 西抵陕西、甘肃、四川和云南,东达沿海各地和台湾。寄主于稻,瓜 类、番茄、大豆、棉花,成虫偶食麦类、玉米、和油菜等。成虫以管 状喙咬食秧苗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重的秧 叶折断,飘浮水面。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致叶尖发黄,生长不良。 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二化螟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 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 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 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 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 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 以上。
三化螟
三化螟,属鳞翅目,螟 蛾科,它食性单一,专食水 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 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 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 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 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 主要症状。
稻飞虱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 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有时也危害麦类、甘蔗等。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
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之一,由 水稻黄单胞菌引起。主要特征为病株 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 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 后变灰白色而枯死。治疗方法为合理 施肥和浅水勤灌,增强水稻抗病力和 秧田、大田喷代森铵、杀枯净等药剂。
稻曲病
• 稻曲病 (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 是 由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绿核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穗期病 害,此病属于真菌类病害,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 份,农民误认为是丰年征兆,故有“丰收果”俗称。
• 水稻稻曲病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 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稻曲病使稻谷千粒重降 低、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
• 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重要因素。稻 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均能发育,以26℃-28℃ 最为适宜,34℃以上不能生长。
• 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 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 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 会加重病性的发展,病穗病粒亦相应增多。
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雌虫用产卵管刺裂 稻茎的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时稻株基部茎 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 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颗 粒无收。
就栽培制度而言,纯双 季稻区比多种稻混栽区螟害 发生重;而在栽培技术上, 基肥足,水稻健壮,抽穗迅 速、整齐的稻田螟害轻;追 肥过迟和偏施氮肥,水稻徒 长,螟害重。温度24~29℃、 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 蚁螟的孵化和侵入为害,超 过40℃,蚁螟大量死亡,相 对湿度60%以下,蚁螟不能 孵化。
稻蓟马
昆虫纲缨翅目,作物害虫。 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叶片或 花器汁液为害水稻。
成、若虫以口器锉破叶面, 成微细黄白色斑,叶尖两边向 内卷折,渐及全叶卷缩枯黄, 分蘖初期受害重的稻田,苗不 长、根不发、无分蘖,甚至成 团枯死。晚稻秧田受害更为严 重,常成片枯死,状如火烧。 穗期成、若虫趋向穗苞,扬花 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 造成空瘪粒。
适温(25~32℃)高湿条件, 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 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 有利。
稻纵卷叶螟
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 禾本科杂草。为害特点 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 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 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 成减产。
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 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 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 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 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