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与山为邻》教学设计
平湖市南市中学葛在根、高建华、任红高、宋亚恒、王叶、
孙金明、马甫根、王震球2012.11.2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解读:让学生借助地图、文本等资料,概述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比较,知道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生产、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用文字和图片配合说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山脉走向、海拔高度等自然环境特征,展现了安第斯山区“靠山吃山”的山区农业生产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思考当地人们是怎样顺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2.教材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2.能够描述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学会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信息。
3.能够说明安第斯山区的生产生活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和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位置图、示意图和景观图说出安第斯山脉的位置、走向、自然特点和生产生活特色。
2.能够通过合作和探究,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中感受自然之美,产生愉悦的情感,乐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绍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秘鲁安第斯山区人民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
律,在山区发展高寒种植业和畜牧业。
难点:懂得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
1.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和谐;用地图和图表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归纳。
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问题,创设情境提供有利条件。
4.用板演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结合板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