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洁净度6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 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 粒/m3(0.3 粒/L)。相当于原1000级。
▪ 洁净度 7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 等于352000 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 3( 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 粒/m 3(3粒/L)。相当于原10000级。
▪ 总院区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科室
01
02 清洁 消毒
通知
空气监测流程
03
04
05
采样
检验
反馈
空 气 监 测 流 程
医院环境分类
Ⅰ 类: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 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
病房等保护性隔病区;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
2.3.1.4 注意事项
消毒前,关好门、窗; 消毒机、空调停止至少10分钟方可采样;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3.2 洁净场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洁净手术室分级
▪ 洁净度 5 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 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相当于原100级。
物品准备
▪ 直径9cm的无菌培养皿 ▪ 胶布 ▪ 记号笔
2.2 采样时间
2.3 采样方法
1.洁净手术部及其他洁净用房参照GB50333 要求进行监测。 2.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 沉降法。
洁净 场所
监测 部门
非洁净 场所
2.3.1 非洁净场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沉降法:沉降法称平板暴露法。用培养皿 在空气中暴露采样,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 养得出的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代表空气 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cfu/皿)。
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 Ⅳ 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
科门诊和病房。
二、空气监测步骤
2.1 采样前准备
1.评估监测场所、房间大小、所需培养皿数量 2.到微生物实验室(医技楼二楼中间)领取培养 皿,小盖朝上放置在冰箱冷藏层内。 3.开窗通风30min。 4.按规定放置采样架。 5.擦拭室内物体表面,关闭门窗,消毒一定时间。
2.3.1.1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
沉 1米

法 设四角及中央五点, 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 墙壁1m处。
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2.3.1.2 采样方法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cm)放置各采样 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 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边沿 ,暴露 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 格。 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对 照试验,方法是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 立即封盖。 2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
2.3.6 注意事项
1、采样后的培养皿应36±1℃条件下培养24h ,并计算菌落 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应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1位;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 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 粒/m3(92 粒/L)。相当于原30万级。
总院区采用洁净技术的科室
▪ 洁净度 8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 等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 (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 粒/m3(29 粒/L)。相当于原100000级。
▪ 洁净度 8.5级
(室)、产房、新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生儿室、烧伤病房、 果
重症监护病房等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
数≤4cfu/

(15min·直径9cm平
室、输血科、消毒供应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 室、各类普通病室、感 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皿)

≤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级别
5级
6级
7级
8级
8.5级
科室
麻醉手术部
2
9
7
3
ICU-1
3
ICU-2
7
消毒供应室
4
急诊监护室
3
急诊手术室
4
PCR实验室
3
生殖医学科
1
2
中心配置室
2
1
2.3.1 采样时间
✓ 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 并擦试消毒后,使净 化空调系统达到自净 时间并处于开启状态 ,进行医疗活动前。
自净时间
分级 Ⅰ级(5)
5CFU/30min·φ90皿
消毒液
碘伏 酒精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规则表面 不规则表面
Title
灭菌后物品
压力蒸汽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
空气
洁净场所 非洁净场所
医护手
外科手 卫生手
内镜
消毒内镜 灭菌内镜
我院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科室
手术室、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内镜室、透 析室、供应室、介入放射科、急诊科、检验 科、输血科等院感高风险部门常规开展。
Ⅱ类环境 15min Ⅲ、 Ⅳ类环境 5min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放培养皿时从里到外, 收培养皿时从外到里。
平板收好后,在 盖上注明: 科室+场所+位置 “内、中、外”
/“东、南、西、 北、中”
2.3.1.3 结果判定
▪ Ⅱ类环境:
非洁净手术部
Ⅲ、Ⅳ类环境: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 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
2、送风口集中布置时,注意手术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分 散布置时,应全室统一布点;
3、应尽量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4、应避开显著障碍物; 4、检测人员要求遵守无菌操作:穿洁净服,戴口罩,手卫
生。动作要轻,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室内应无工作人员。
2.3.7 结果判定
等级
手术室 名称
13
4
3
2
Ⅰ级
Ⅱ级
0.4m
手术床
0.9m
0.4m 手术床 0.6m
Ⅲ级
0.4m 手术床
0.4m
Ⅰ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Ⅱ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Ⅲ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IV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2.3.3 布点顺序
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 最后人员撤出。
每个房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近 的点,然后人员撤出。
收取培养皿的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 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收,沉降时间 略有差别。
2.3.4 采样方法
采样点高度为不高于0.8m的任意高度;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30min,盖好立即送检;
2.3.5 空白对照
2次空白对照 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比试验
最少自净时间 (min)
10
Ⅱ级(6)
20
Ⅲ级(7)
20
IV 级(8.5)
30
2.3.2 布点方法
等级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围区
Ⅰ级 100级(5) 1000级(6)
Ⅱ级
1000级(6 )
1000级(7)
Ⅲ级
10000级(7 )
100000级(8)
IV 级
300000级(8.5)
布点要求
每区 最少培养皿数
医院空气消毒效果 监测方法
感染管理部
2016年3月30日
目 录:
1 空气监测相关知识 2 空气监测步骤
医院感染 综合性监测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细菌耐药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其他
被服 清洁物品 器械消毒效果
医疗用水
暖箱湿化液 口腔手机水 透析液及透析用水
沉降法细菌最大平均浓2CFU/30min·φ90皿
0.4CFU/30min·φ90皿

标准洁净 手术室
0.75CFU/30min·φ90皿
1.5CFU/30min·φ90皿

一般洁净 手术室
2CFU/30min·φ90皿
4CFU/30min·φ90皿

准洁净手 术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