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期中综合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冗.杂(chén) 陨.石(yǔn) 咀嚼.(jué) 龟.裂(jūn)B.磅礴.(bó) 潺.潺(chán) 追溯.(shuò) 缄.默(jiān)C.族姊.(zǐ) 农谚.(yàn) 连翘.(qiáo) 翩.然(piān)D.凫.水(fú) 两栖.(xī) 雾霭.(ǎi) 叹惋.(wǎn)【解析】A项,“冗杂”中的“冗”应读rǒnɡ;B项,“追溯”中的“溯”应读sù;D项,“两栖”中的“栖”应读q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陨石潮汐箬篷狩猎B.踊跃稀蔬搁置落幕C.凋零震撼严竣松弛D.撺掇羁畔翩然诱惑【解析】B项,“稀蔬”应写为“稀疏”;C项,“严竣”应写为“严峻”;D项,“羁畔”应写为“羁绊”。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C )(2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________,他们因为不同的________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______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_______。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稳中有进”,能否实现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实体经济二次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

B.食用巧克力虽然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而且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巧克力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C.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督查组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加大进一步督查力度。

D.随着开通日期的日益临近,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一条“高铁丝路”即将全线贯通。

【解析】A项,句末加上“好坏”;B项,“虽然”改为“不仅”;C项,“进一步”调到“加大”前面。

5.古诗文默写。

(5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2)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式微》)(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告诉人们:真诚的牵念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傅雷家书》(书名)。

这封信的内容由莫扎特(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

信中父亲还要求傅聪(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干净的习惯。

7.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2分)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8.(重庆中考)综合性学习。

(10分)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

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

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

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分)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4分)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读人·风流人物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

何乐而不为?二、阅读理解(43分)(一)(河北中考)(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分)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意对即可)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13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⑤,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⑥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注释】①小国寡民:使国小,使民少。

②使:即使。

③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

④重死:珍惜生命。

⑤舆:车。

⑥结绳:在绳子上打结。

古代原始人没有文字,采用这种办法帮助记忆、传递消息。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豁然开朗..(开阔敞亮)(2)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3)无所.陈之(地方)(4)邻国相.望(互相)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欢乐。

13.(1)【甲】文中的“世外桃源”与【乙】文中的“小国寡民”有什么相似处?(2分)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否定)(2)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的看法。

(3分)示例一:老子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日益走向融合,如果不与邻国交往,必然会导致国家的闭塞,进而影响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示例二:结合全文看,老子的这种“老死不相往来”,是让国民热爱自己的家园,在自己家园生活至老死,不离开自己的故土而迁居他国,这是值得推崇的爱国表现。

安守故土,知足常乐,避免战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河南中考)(12分)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胡宇齐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

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

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

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

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

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

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

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

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