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己亥杂诗》教学课件 PPT
《己亥杂诗》教学课件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借代花。护:滋养,惜 护。
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待来年春 暖雪融之时,化成肥沃的泥土,又去滋养 惜护花儿。
诗歌鉴赏
前两句写景叙事。夕阳西下,诗人看到夹花 生树,日暮风起,狼藉残红,点点飞花,牵动了 广阔无边的离愁别绪。这离别之愁,不仅是因为 离别家眷,更是因为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 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 等于放弃理想,也预示着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句子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抒情议论:落红护 花,表明心志
不畏挫折 奉献余生
归纳主题
诗歌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 感情,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 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然会不 畏挫折,不甘心沉沦,要投身到更为广 阔的天地里去进行新的奋斗,为国为民 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 精神。
你会了吗?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作背景
为官伊始,在清王朝表面还繁荣之际,他就向当政者发出警 告:日之将夕,悲风骤至。指出危机四伏的前景,极力呼吁改革,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官职卑微,抱负无法施展。清道光十九年 (1839),即鸦片战争头一年,48岁的龚自珍因对清统治者大失 所望,厌恶仕途,愤然辞官离京南归杭州,后又因北上接迎眷属 往返一次,往返途中将所思所感写于账簿纸上,投入竹筐,共 “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因这一年是己亥 年,统名曰《己亥杂诗》。诗作多咏怀和讽喻之作,集中反映了 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 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本 诗是第五首。
诗句在无限的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 故友如云,往事如烟;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 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 的广阔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诗歌后两句抒情议论。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 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落红自比, 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 命运,不忘报国之志,成为传世名句。景中寓情, 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 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 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 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 就是最好的证明。
互动探究
1.请说说你对下面诗句中词语的理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本义指水势壮大,这里极言自己 愤然离京时的愁绪之深。 “离愁”体现了作 者愤然辞官回家时对亲朋好友的依恋、壮志 难酬的抑郁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白日斜” 意思是夕阳西下,一方面交代了自己离京的 时间,以黄昏之景衬托自己离开时的心情; 一方面指自己年事已高和清王朝衰落的政治 局势。“天涯”指更为广阔的天地。
2. 诗歌前两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 在一起的复杂感情。
3. 赏析诗歌后两句。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以落花比喻辞官还乡 的自己,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表明了 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自己虽然辞官,但 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振兴奉 献余生。(言外之意)
写景叙事:辞官归 隐,悲喜交加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 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用 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 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 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归乡后,他开学堂讲学,培养人才,欲另辟一条救国之路, 寄希望于后生们,为国家的振兴奉献余生。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 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 策。
诗歌朗读
疏通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的离愁油然而生,马 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
《己亥杂诗》教学课件
看图片,猜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走近作者
龚自珍 (1792~1841)汉族,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字璱人,又字尔玉,号 定庵,近代思想家、文 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 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后更名易简、巩祚,字伯定。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 又号羽琌山民。后人亦常称之为“龚定庵”。出身于世代 官宦学者家庭。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 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政治上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 则徐禁止鸦片。48岁辞官南归,1841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书 院,享年50岁。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 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主张“更 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于蕴藉中洋溢着爱 国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 尤大。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 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 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