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测定甲醛没有固定的标准方法,应根据其可能的含量或
浓度范围、潜在的干扰因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样品处理方式和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本文介绍了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法、极谱法等方法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
其中目前最常用的是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气相
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法、极谱法等[1~4],以及购买思乐智甲醛检测仪等等。
在检测中,应根据其可能的含量或浓度范围、潜
在的干扰因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样品处理方式和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1 检测样品的前处理对于一般的固体或液体食品样品,均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5~7],即取5~10g样品,加适量水(20ml左右)和10ml10%磷酸进行水蒸气蒸馏,以预先装有10ml水的收集瓶收集至100~200ml,取适量收集液(根据样品中甲醛含量而定)检测分析。
蒸馏过程如起泡沫,则加入215ml液体石蜡除泡。
另外,也可采用水直接浸泡后直接测定[8,9]或全玻璃蒸馏器直接蒸馏后取接收液测定[10]。
2 甲醛的定性测定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检测机构一般在抽样调查水产品中的甲醛时,采用定性或半定量测定的方法,统计样品合格率,估计市场中甲醛的使用情况。
甲醛定性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据甲醛与某些化学试剂的特异反应,主要包括间苯三酚法[9,11]、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法[12]、三氯化铁法、亚硫酸品红法[13]、乙酰丙酮法[5]、变色酸氧化等方法,一般直接取水产品的浸泡液进行测定,方法简便易行,但
灵敏度不高。
分光光度法目前甲醛测定采用的分光光度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14,15]、酚试剂分光光度法[16]、乙酰乙酸乙酯分光光度法[17]和变色酸氧化法[18]等。
几种方法都是采用蒸馏法即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将样品中的甲醛蒸馏出后经水溶液吸收,分别与显色剂作用,根据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
乙酰丙酮法的原理是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2,42二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在该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415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1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甲醛的含量。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19]:2HCHO+NH3+2[CH32CO2CH22CO2CH3→CH32CO2CH22NCHCCCCHHCH22CH22CO2CH3+4H2O该方法测定时生成的颜色可稳定10小时,少量的酮、醇及其它醛类不干扰测定,该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0μgPml[14]。
国内多采用此法检测水产品和食品中的甲醛。
卫生部发布的测定水产品中甲醛的方法即是此方法。
此方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呈色稳定,费用少,检出限较低,但相对于仪器法来说,其灵敏度低,抗干扰差。
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2%~5%,能满足一般检测机构监督检验之需,因此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原理为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l,82二羟基萘23,62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 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16]。
改变变色酸浓度和采用不同的采样手段,可满足不同浓度甲醛检测需要。
用011%变色酸286%硫酸溶液作吸收液,检测限可达20μgPL[17]。
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控制,且醛类、烯类化合
物及NO2等对测定有干扰。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MBTH)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与标准比较定量[16]。
优点是灵敏度高,干扰少,当采样体积为10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101mgPm3。
乙酰乙酸乙酯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在弱酸性溶液中乙酰乙酸乙酯与甲醛及氨反应,该化合物在375n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甲醛浓度符合比尔定律[17]。
反应方程式如下:乙酰乙酸乙酯+甲醛+氨→2,62二甲基21,42二氢23,52吡啶二乙酸乙酯甲醛浓度为0108~410mgPL 的样品适用该法检测,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10mgPL丙醛、丁醛、丙烯醛;≤8mgPL的乙醛;100mgPL苯酚都不会对该实验产生干扰[16]。
3.2 色谱法文献报道甲醛测定采用的色谱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