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2)注意“虎势一站”的表演和评价。
(3)注意: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小胖墩儿“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4)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推拉拽顶”“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教师补充: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
(一)外貌描写──美丽
(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导学策略
解题初识、读文了解、悟言体会、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
了解民间艺人。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2.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
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5.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6.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7.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8.指导学生朗读。
5.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6.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
7.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8.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9.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10.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后记: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2.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
学情分析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导学策略
谈话导入、初读感知、再读再现、深读感悟、齐读拓展
教学准备
阅读《小兵张嘎》。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读题,注意“嘎”读ɡā)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注意爽快、无所谓惧的语气、跳”“退”“闪”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
……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1.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2.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3.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4.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5.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导学策略
激情导入、通读感知、深读探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七第1课时总第76课时
学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讲讲人物故事,可以讲课本里的,也可以讲课本以外的,还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学情分析
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三)动作描写──圆滑
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
把手垂下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检查读书效果。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7.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8.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24*.金钱的魔力第1课时总第75课时
学材分析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
学情分析
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就是这样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导学策略
初读感知、联系感悟、回答梳理
教学准备
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教师小结: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9.找出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体会到什么?
10.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11.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12.找出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
13.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4.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第3课时总第73课时
6.组织“导演”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
7.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8.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9.齐读。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总第72课时
学材分析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感受“金钱的魔力”。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学材分析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导学策略
初读了解、再读感受、研读体会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6.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