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思想的当代启示

庄子思想的当代启示

庄子思想的当代启示一、道家的核心概念庄子思想是一个很传统的东西,他和我们现代的思想不一定合拍。

古代思想对现代生活有一个启发,但不是主导的。

道的概念,是关于世界的本源和世界的内在法则的意思。

其实就是人类的一个设定。

这是人类无法认识亦无法证明的东西。

(举例:我以前读到过的新闻报道,是说一个德国的天文学家天天看天象,但是跳楼自杀了。

因为他天天看天象的缘故,所以感觉人类自身是渺小的不可思议的。

据我看书得知:在银河系中类似于太阳星系一般大的星系总共约有1千亿个。

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有2千亿。

两者相乘可得宇宙中大概有200万亿个太阳。

地球的体积和太阳是无法比拟的。

(一)道的三大特点:我们应如何在宏大的世界中寻找到事物的本源。

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东西,也是人类生活之外的东西。

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学说中提到上帝的概念时指出:任何科学手段都不能证明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

所以上帝是不能用逻辑去推定的。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其实一共三种,科学、逻辑和经验。

上帝是三者之外的存在。

上帝其实只是人类的必要设定。

我们只能这样设定:万物必须归于一。

若万物不统一,只是单独的毫不相干的存在,则世界将是一片碎片。

就人类的思维来说,从多神教转到一神教,其实它是一个哲学问题。

在一神教中很清晰的表达了“万物统一于一”的概念。

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在多神教中,神是一种经验的事物和表达。

一神论是世界归于一元的设定。

虽然一神论是如此的古老,但是它依然十分强大,仍然在人类生活中存在,即万物归源于一的思想。

A道的原初性特点道德的概念和上帝的概念十分近似。

道德概念是世界的本源和法则。

老庄哲学仅仅是一个设定,它既不是发现也不是证明。

道,是先于一切的,是一种原初性的存在。

从第一种理论的角度讲,世界是没有开始的。

如: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和上帝创世的理论在本质上其实并不冲突。

但宇宙大爆炸是有一个开始的。

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动力是来自于上帝的()。

从第二种理论的角度讲,宇宙是没有开始的。

它不能与神的理论相结合,所以是不能为教廷所承认的。

所有具体的事物都有开始。

这是人类的逻辑思维也最终无法解释的东西。

人到最后不得不接受宇宙是有开始的这一理念。

比如说,关于宇宙大爆炸起源于“元物质”。

“元物质”的特点就是质量非常大但体积接近于无。

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描述方式。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的方法其实与神学非常相似。

关于这个理论,霍金说:“时间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的。

”所以在大爆炸之前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上帝以前世界是什么,是没有答案的。

B道的独一无二的的特点人类的很多伟大智慧其实很简单。

所以世界的本源必然存在一个设定,必然存在一个原初的图设。

道和上帝都只是建立世界图设原初的原点而已,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的元物质。

在描述世界产生的元物质时,世界所表现的特点就是“一”。

上帝是开始,上帝也是一切;道是开始,道也是一切。

我们可以从一个有趣的角度来阐述“一”内涵。

如:人理解世界的方式的角度。

每个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另外一个对等物的存在。

简而言之,若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有一个对等物的话,道就不能成为世界的唯一的本源了。

比如神学中的最高神是没有老婆的。

但在一些民间气息浓厚的传说故事中,比如玉皇大帝却是有老婆的。

因为玉皇大帝只是一个民间的说法。

民间对最高神的理解都是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去理解的。

C)道的永恒性特点道是永恒的,周兴而复旦的。

源出的、独一无二的、永恒的这三个特点构成了“万物是归源于一”中的“一”的概念。

道是开始,也是所有。

我弄清楚了之后。

无论在哪种文化中,凡是出现这个概念就一定符合这三个条件:首先,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的;其次,道是必要的;第三,道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化的概念”实际上是说道是不可被定义的。

无法用人类的语言对道进行定义。

正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说的就是人类的语言是低阶位的事物,而道则是高阶位的事物。

道是永恒的,且是无限的。

毕竟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

因此一个低阶位的事物是不可能去定义一个高阶位的事物的。

一个有限的事物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去阐释一个无限的事物的。

所以,在道家思想的系统里,不存在神圣语言和绝对真理。

神圣和永恒的事物唯且只有道。

然而道本身却是不表达自己的。

人所说的和所创造的事物都不是绝对和永恒不变的真理。

道其实是一种阻止人变成神,阻止事物被神化的力量。

我们可以用基督教的文化进行对照,在基督教里上帝是具有神圣语言的,上帝创造世界的方式就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创造了世界。

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也是上帝的特质之一,上帝的意志就是现实。

即通过上帝来实现人类的梦想。

此时上帝的意志就转化成了现实。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

”道是“与此”的意思,“于此”就是上帝的意思。

基督教的教义告诉我们应怎么去理解上帝。

上帝不是现实存在的,没有显示其存在,这是上帝就是一个“莫在”的形式。

当上帝显示其存在的方式,就是用语言来显示其存在的,但这其实仍旧是人类的语言。

凡是上帝借人类之口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绝对永恒的真理。

这表示上帝说出的话与上帝本身的意志是不一致的。

上帝的语言归根结底是人类的语言。

存在一种被永恒的关系。

人是不可能永恒的。

一切被说出来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恒的。

当牧师回答圣经中的三个问题时,他指出:第一,上帝具有一个启示和象征意义。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

第二,这是上帝对他的信徒所说的,你只有真正成为了上帝的信徒,那么他说的话才能真正管用。

其次,道是非人格化的。

第三,道是不显示其意志的。

上帝的意志在《旧约》、《新约》都有所体现。

打个比方说,上帝实际上是开保险公司的。

上帝真正的职能就比如保险公司担保了世界上所有人的幸福。

我们总是认为我们遭到了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或我们获得的幸福与付出不成比例。

这时人们就会本能的求助于上帝。

然而人有看腻遭受到极大的不公正的对待。

比如:长崎的原子弹爆炸,飞机飞到白久洲上空的时候,一片乌云把白久洲挡住了。

长崎就在白久洲的旁边。

那些老人和小孩最终烧成了一团。

最后很多人都被烧焦了,这番景象让人看了十分动容。

上帝告诉我们人活在世界上可能会遭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但只要设定了上帝就意味着必然设定了灵魂的永恒。

设定了灵魂永恒,也就意味着每个人最终都会获得他的幸福。

这也是上帝存在的必要性所在。

(二)道家的核心概念:不以一个单独的方式存在,道来源于自然——“道法自然”道内化于万物,道又外化于万物。

道无所不在,而且道不能以一个单独的方式存在,但是上帝仍以一个单独的方式存在。

在禅宗思想中,事物是不分高贵和低贱的,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

禅宗思想的本源就是道。

道的哲学可以被这样解释,道有点类似于钻石。

对于一颗小小的钻石来说是价值连城,但论其实际用途却几乎没有多大用途,顶多用来划玻璃。

道发生作用的方式是“道法自然”。

道形成了一种自然法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就是说,人类的规则来源于土地,土地的规则来源于日月变化及运行,任何具体的存在都统一于它背后的超越的力量,而只有道的力量是来源于它的本身的。

人类的规则和法度来源于“天”,而“天”的规则和法度来源于道。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只能源于他自身。

现代汉语中的道自然指的是大自然的意思。

而古代汉语中道则解释为事物的自然。

天,“道法自然”,指万物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

自然的法则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事物的最高合理性就是事物依照事物的特性而达成的和谐的状态。

一切事物的最高法则就是自然法则。

按照老子所说的,万事万物按照自身的特性运行而达成的和谐创造。

这就是老子所推崇的事物的最高合理性。

西方人将其表述为“天赋人权”。

西方关于自然权利的论述与道家思想十分相似。

神的力量和自然法则,有时是一体化的,但有时又是不同的。

但在道家里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自然法则。

二、老庄的不同老子讨论的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怎样建立一个合理美好的社会秩序和最优的政治模式,更多的体现的是社会问题。

而庄子关心的问题是人在欢乐的世界中,怎样保存人的精神健全,其侧重的是个人问题。

庄子的整个思想哲学系统来源于老子的哲学系统。

道在政治上的体现是无为而治;道的最高法则是自然法则。

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基本体系是一致的。

只是庄子更深化了老子的思想,且两人所关心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庄子的思想用图设来回答,道跟人的关系就是复兴。

道转化为元气。

儒家本身没有本体论,直到宋代理学才完整。

孔子说()。

子贡说:老师的学问呢,我们可以听到。

但关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

儒家思想的缺陷就是没有宇宙本体论。

从无形到有形,就是道创造发明的过程。

()言行。

人从天地元气中获得宇宙的生命力。

我们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存在。

若宇宙中不存在智慧,人又怎么会有智慧呢?人从哪里来的呢?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和世界的本质的关系。

生命是具有完美性的,因为生命的根源是道。

生命是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但社会环境极可能是一种扭曲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道。

当把人类具体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时,人会有自己的社会观、价值观。

但有时候人也很悲哀。

人的悲哀体现在就是有时候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自己,最终自己又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人还未真正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环境吧。

人的悲哀在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够到哪里去?人本身不具备支配自己的力量,也很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

当人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人就会明白自由是什么。

一旦人对自身的认识扭曲,人的生命就会处于一种荒诞、渺小、无着落的处境之中。

我们可以用基督教文化来解释生命来源于上帝。

按道理来说生命应该是完美和幸福的。

但往往人的生命是不完美、不幸福的。

因为人受到魔鬼的三大诱惑。

道家中说,生命重新获得完美的方法是“返归大道”,和道一起。

基督教中说获得完美的方法是皈依上帝。

其实佛教讲的也是这个东西。

其实它有两种模式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人先天就具有完美性。

因为人堕落了,所以人最终遗失了完美性。

另一说法是人本身是不具备完美性的,所以人在不断地寻求完美性。

这两种是人寻找自身的方法,这两种方式都是根本性的。

三、庄子思想的核心问题——是非和对立庄子的追求超越生命的超脱,从生命的扭曲形态中超脱出来再返归到大道。

这时人将获得一种精神自由、觉悟和智慧。

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相近,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思想是和老庄思想结合的结果。

所以庄子中有很多的佛教语言。

佛教中说人为什么是没有智慧的呢?因为人还没有觉悟。

佛教对人的解读是世界的佛性和人的心性的统一体。

人之所以失去完美性是因为人受到世俗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因此人所要做的就是觉悟。

释迦摩尼做的最出色的一件事就是觉悟。

佛的核心概念就是觉悟。

当人一旦觉悟之后,世界本质的心性和佛性将成为一个整体,这时人就成为了佛。

佛教的思想和庄子的思想有较多相似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