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4章)
相对指标按所反映的时空关系不 同可分为三类:
静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6
统计学
(一)静态相对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表明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 分在总体中占的比重。俗称比重 。 计算公式
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总量 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全部总量
11 000
(2) (3) (4) 1 250 1 000 500 2 750 1 340 1 280 1 030 1 215 600 400 2 970 2 895
102.4 121.5 80.0 105.33
52.4 56.1 50.0 53.3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34
统计学
2.计划任务采用相对数形式表现
2008年A城市的GDP为1250亿元,B城市 的GDP为980亿元。 比较相对指标:1250÷980 = 1.28 或 980÷1250 = 0.784 A城市GDP为B城市GDP的1.28倍或128%。 或B城市GDP是A城市GDP的78.4%。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4
统计学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9
统计学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1、直接计量法 2、推算法 3、专家估算法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0
统计学
五、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指标涵义,界定统计范围。
2、要注意现象的同质性,正确使用计 量单位。 3、计算总量指标必须注意计量单位的 统一性,特别是实物指标。
统计学
例.强度相对指标计算
251.9 亿元,钢产 量为22 233.6万吨,人口平均数为128 840 万人。 不是平均数。 则: 为什么?
2003年我国的GDP为117
人均GDP:910 0.5 元 人均钢铁产量:172.6 千克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7
统计学
(二)动态相对指标
统计学
例.计划任务用相对数表示
例1:某企业2010年的计划产量是2009年的 105%,2010年实际产值是2009年的110%。 则:
2010年计划完成程度=110% ÷ 105% = 104.8% 即超额4.8%完成。
例2:某企业2010年的计划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 高10%,而2010年实际比2009年提高的16%。
两个同类指标的指标涵义、口径范围、计 算方法、计量单位、所属时间应一致。 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用百分比来表示;也 可以用倍数来表示。 计算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绝对数对比, 也可以用相对数、平均数对比。比较相对 指标的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
23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统计学
例.比较相对指标计算
20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32
统计学
1.计划任务采用绝对数形式表现
用来进行短期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 第一种情况:计划任务已经完成,即实际完成 数与计划数属于同一时期且长度相等。则直接 采用以上所列的基本公式计算。 第二种情况:计划任务还未完成,则采用以下 公式计算: 报告期累计完成数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全期计划数
统计学
2、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 识的起点。 总量指标是国家编制发展规划、实 施宏观经济调控,企业进行经营决 策的主要依据。 总量指标是用来计算相对指标和平 均指标的基础。
第四章 总量指标 3
2013-9-13
统计学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总量指标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所有单位 的数量。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 的总和。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能 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并存 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 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
7
统计学
2.价值单位
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单位标。
价值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
价值指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脱离
了物质内容,具有抽象性。 价值指标也容易受价格的影响。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8
统计学
3.劳动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是以劳动时间表示的单位 计量。 常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有工时、工日等。 一个工人做一小时工叫做一个工时, 八个工时等于一个工日。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4
统计学
(二)按反映时间性质不同分
1、时期指标
指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
连续变动结果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是 一个流量。 具有可加性 时期指标的三个特点
时期指标可以累计 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期指标的数值一般为连续登记
统计学
第四章 综合指标
(描述统计)
统计学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Amounts)指标的意义
1. 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 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 和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统计范围的大 小成正比。 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某现象
在两个不同时期或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之 比,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 计算公式:
动态相对指标(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a1) 基期水平(a0)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8
统计学
注意点:
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称为“基期”。 可以是前期,也可以是报告期前的任 何一期。 研究的时期,称为“报告期”。 动态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倍数表 示。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33
统计学
例.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
某公司某年一二季度产资料
计划总产值 实际总产值
(万元)
企业
(万元)
全年
第二 季度
第一 季度
第二季度产值 第二 计划完成(%)
季度
(5)=(4)÷(2)
截止第二季度完 成全年产值的 (%)
(6)=(3 + 4) ÷(1)
(1) 甲 乙 丙 合计 5 000 4 000 2 000
39.4 60.6
2001 1: 1.54
39.1 60.9
2002 1: 1.56
35.5 64.5
2003 1: 1.82
年 份
轻工业产值与 重工业产值的 比例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0
统计学
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1 乙的比重 1 甲与乙之比
甲的比重 甲与乙之比 乙的比重
4.强度相对指标
不一定是同 一总体的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 系的总量指标对比计算的相对数,用来表 明一种现象在另一种现象中的发展强度、 密度和普遍程度。 注意与平均 计算公式: 数的区别
某一总量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另一不同类的但有联系 的总体的总量指标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9
2013-9-13
统计学
例.动态相对指标计算
某市2003年末职工人数为141.94万人,
2004年末职工人数为142.86万人。 则:
2004年末是2003年末的:100.65% 或1.006 5倍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30
统计学
(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则:计划完成程度=(100%+16%)÷(100%+10%) =105.5%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9
统计学
例:比例相对指标计算
1998~2003年我国轻重工业结构
年 份
轻工业产值% 重工业产值%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42.9 57.1
1998 1: 1.33
41.9 58.1
1999 1: 1.39
39.8 60.2
2000 1: 1.51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8
统计学
2.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内不同部分数量对比计算 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例相对指标简 称比例。 比例相对指标可以用绝对数对比,也可以用相 分子与分母 对数、平均数对比。 可以互换 计算公式 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
25
统计学
注意点:
一是两个对比的指标一般是总量指标 二是这两个不同类的指标是有一定社会经 济联系的。 强度相对指标一般以有名数表示。 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 这时,强度相对指标有正指标、逆指标之 分。如:用水量/万元产值 与平均数不同。
第四章 总量指标 26
2013-9-13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4
统计学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无名数和 有名数。 无名数: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 和千分数等表示 有名数:如公斤/人,元/人,人/平方公里 等。有名数主要是相对强度指标。
2013-9-13
第四章 总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