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总论重点资料

外科学总论重点资料

外科学
1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三大问题的解决: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输血
2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
施。

无菌术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手术伤口感染的细菌来源
①人体皮肤表面。

②人体鼻咽腔内。

③体内感染灶和胃肠道、气管等
④空气。

⑤手术器械、敷料和其它未消毒或被细菌污染的手术用品。

3 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

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
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

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紫外线用于室内空气灭菌。

电离辐射法和应用:主要用于药物如抗生素等的制备过程。

也用于一次性医用物品的灭菌。

辐射消毒优点:
①可在室温处理(冷消毒)
②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无有害残留物
③易于集装处理,效果高、可靠性强,便于连续作业
④成本低、处理价格便宜
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

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某些特殊手术
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某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
张、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4 (一)高压蒸气法
①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

清毒室内、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
挥灭菌作用。

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

温度达121~126℃。

维持30′。

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
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②预真空式蒸气~170kPa。

132℃。

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
①包裹大小适中。

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
②包裹排列不宜过密
③预置包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
⑤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

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⑥已灭菌物品要标明日期,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⑦高压灭菌器由本人负责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同于耐高温的物品。

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二)煮沸法
有未用的煮沸灭菌器、铝锡或不锈钢锅也可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

煮沸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以上并持续15~20分钟高原地区可用压力锅,海
拔每增长率高300M,灭菌时间延长2分钟。

压力锅的蒸气压一般为127.5kPa,124℃,10分钟。

注意事项
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②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续10分钟取出
③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沸,以免遇骤热而爆裂,玻璃注射器应将内芯拔出,分
别用纱布包好。

④煮沸器锅盖应盖上,保持沸水温度
⑤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若中途放入其它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
(三)火烧法
容器内倒入95%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烧,同于金属器械
(四)药液浸泡
适用于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消毒时浸泡3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同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2.10%甲醛溶夜,浸泡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
3.70%酒精,30分钟,用途与戊二醛相同
4.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浸泡30分钟,适用于刀片、剪刀及塑料的消毒
5.1:1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30分钟
注意事项
①浸泡前,器械应去污、擦净油脂;
②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溶液内;
③剪刀等有轴节的器械,消毒时应把轴节张开、管、瓶类物品的内面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④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消毒药液冲洗干净。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有蒸格的容器内,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10g+40%甲醛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

清洁、保管和处理
①金属器械、玻璃、搪瓷等物品,使用后用清水洗净,特别需注意沟、槽、轴节等处去污;
②导管均注意冲洗内腔。

③凡属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疸伤口或乙肝抗原阳性病人,所用物品应尽量选用1次性物品,用后即焚烧,以免交叉感染。

金属物品洗兆后置于20%碘附原液中浸泡1小时。

第二节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

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染时,不能参
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
⑴肥皂水刷手法
①肥皂洗手,再用无菌毛刷蘸浓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

手指朝上时朝下,清水冲洗,共3遍,约10分钟,无菌毛巾从手到肘擦干。

②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中5分钟,到肘上6cm。

③用苯扎溴胺代替酒精,刷手时间约5分钟。

④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

⑵碘尔康刷手法
肥皂水刷洗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清水冲净,用无菌巾擦干,用浸递0.5%碘尔康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1遍,稍干后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⑶灭菌王刷手法
灭菌王是不含碘的高效复合型消毒液。

清水冲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蘸灭菌王溶液3~5ml,刷手和前臂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再用含灭菌王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

⑷碘附刷手法
肥皂水刷洗双手、前壁至肘上10cm 2遍,共5分钟,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含0.5%碘附的纱布
涂擦手和前壁2遍。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⑴穿无菌衣⑵戴无菌手套①戴干手套法②戴湿手套法
(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目的是清灭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①先用 2.5% ~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用70%的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

②用0.5%碘尔康或1:1000苯扎溴铵涂擦2遍。

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
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用70%酒精涂擦2遍
铺无菌单目的是显露较小的皮肤区域,其它部位均应遮盖,以避免手术中的污染。

常用的方法是粘
贴无菌塑料薄膜。

小手术仅盖一小孔巾。

如为大手术,除铺盖无菌巾外还要盖其它必要的布单。

原则
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2层无菌布单遮盖。

铺无菌巾的方法
用4块无菌中,每块的一边双折少许,在切口四周各铺一块。

通常先铺对侧或铺相对不洁区(如下腹
部、肺会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

同布中钳在交角处夹住,以防移动。

大单头端应盖过麻醉
架,两侧及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

肢体近端手术要用双层无菌巾将远端包裹,反之亦然。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无菌操作规则
1 手术人员手术中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

手也不能接触手术
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 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 手套破损或污染应更换。

前臂及肘部污染应更换手术衣,布单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 同侧手术人员调换位置,应先后退再转身。

5 术前清点器械、敷料,术后仔细核对。

6 切口边缘应遮盖或贴无菌薄膜。

7 作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前,用70%的酒精再涂擦皮肤1次。

8 切开空腔脏器,用纱布垫背保护周围组织。

9 参观人员不可太近或站得太高,走动。

10 术中不应开窗或用电扇吹向手术台。

第四节手术室的管理
1.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或感染手术;
2.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擦拭地面,消除污物,敷料和杂物;
3.每周大扫除1次;
4.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通常用乳酸消毒法:①100m3空间用80%乳酸12ml,加热蒸发后,紧完备门窗30分钟后再打开通风。

②或用苍术的酒精浸剂代替乳酸烟薰,封闭4小时;
5.绿脓杆菌感染手术后,先用乳酸空气消毒,扫除后,用1:1000苯扎溴铵揩洗室内物品,开窗通风1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