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展示你的才华吧。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②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⑦写出《次北固山下》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2.语言综合应用轻轻的打开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眼前花团锦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huà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的情景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天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①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cù(______)瘫huàn(_____)应和.(______)贮蓄.(______)②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正确写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③“美不胜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段最后划线句句式不够协调,请你仿照前面句子的句式,调整语序,使之一致。

请写出调整后的句子,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3.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是投胎转世,他身世坎坷,自幼出家,法名叫。

(2)《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文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和《》。

(3)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4)同学们准备把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两个栏目。

(5)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请你根据表格写出你发现的中学生阅读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你的结论:①②四、现代文阅读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完成下列小题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4.画线句子中“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特别提及在文中有何作用?5.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7.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请简要写出来。

阅读《想起雪湖藕》,完成下列小题①想起家乡的雪湖藕。

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

当然这不是诗,也不是引用——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②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

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

三湖连在一起,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

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

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

”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

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

”对联以“一弯”“西子”喻雪湖藕之表,用“七窍”“比干”喻雪湖藕之里,又巧嵌了两位古人名。

朱元璋细细品味,心里暗暗称绝。

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③传说终究不很靠谱。

我原本对此传说深信很久,可有回到明朝开国重臣刘基(刘伯温)的故乡,却听说这是他伴随朱元璋微服私访时的故事,心里一阵失落。

但想家乡是南京上游的重要门户,离南京又很近,雪湖藕被选成贡品是可能的。

家乡县志记载“雪湖藕”时说:“城南雪湖之藕,爽若哀梨,真佳品也!”所谓哀梨,是指汉朝南京一位姓哀名仲的人所种的梨。

他种的梨个大味美,进口不用咀嚼便化成水。

家乡人把雪湖藕比喻成哀梨,可见雪湖藕品质之优良。

也是,雪湖藕不仅外形肥壮细白,内质汁水饱满、鲜甜脆嫩,而且无论生吃还是热炒,自有风味,早就是家乡人最爱的美食佳肴了。

④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

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三湖相连,水天一色。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窦初开。

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

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

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簪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下湖采藕了。

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濯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⑤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

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

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

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

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

袁枚是位美食家。

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

藕“味甘,平。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神农本草经》),生吃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

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

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⑥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

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

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写的那样,生出“故乡可爱极了”的感叹了。

8.第②段文字引用传说有什么作用?9.文中围绕着主要写作对象,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10.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窦初开。

11.有人说,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你的看法呢?五、课内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广:(3)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4)险躁则不能冶性躁:(5)意与日去意: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