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滇南馆
宜宾滇南馆又称云南会馆,为云南籍以商帮为主的各业人士集资所建,位于宜宾市下走马街24号,修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完工,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
会馆内有院落五座,整个建筑由大殿、侧殿、戏楼、厢房、书楼、花厅、文星楼、乡贤祠、荔园等组成。
现仅存前院部分、书楼及文星楼。
宜宾是清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云集众多滇商,滇南馆修建规模与云南商人雄厚的经济实力分不开。
滇南馆以设计精巧,布局考究,富丽堂皇、规模宏大而著称,融清代宫廷和民间建筑特色于一体,主体建筑均采用雕花斗拱,正殿、后殿为三开间卷棚式屋顶。
戏台建筑别具一格,部份板壁用大理石镶嵌,系云南马帮跋涉二千余里从大理驮运而来。
云南习俗极为重视大门修建与装饰。
故滇南馆修有照壁,大门为三间牌楼形制,民间称“三滴水”门楼,顶部有两层翘起翼角,檐下有斗拱装饰,华丽多彩。
馆中楼台亭榭的廊柱窗棂,镂刻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皆栩栩如生,其建筑精华是装饰在房屋框架上的木雕,装饰题材中大量采用戏文故事和吉祥图案,如“甘露寺”、“渔樵耕读”、“博古四艺”。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参观滇南馆后赞叹不已,郑孝燮还曾题诗一首:“大江水泊马帮来,蜀地滇边古道开,重镇西南堆锦绣,金街旧馆觅歌台”。
(钟子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1日第311期
钟永新摄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