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物化学》
整理课件
27
磷酸甘油穿梭 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整理课件
28
整理课件
29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相偶联是基于线粒 体内膜的不通透性,致使电子传递时因H+ 产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得以建立。
一些化合物如2,4-二硝基苯酚(DNP)可以 使电子传递与ATP合成解偶联。
制剂
DCCD(二环已基碳二亚胺)
抑制F1 抑制F0 阻止质子通过质子F0通道
解偶联剂
DNP(2,4二硝基苯酚)、FCCP 缬氨霉素 生热素
脂溶性质子载体 钾离子载体,破坏电势能 质子通道
ATP/ADP交换体 苍术苷、米酵菌酸 抑制剂
抑 制 线 粒 体 基 质 内 的 ATP与 细胞质内的ADP之间交换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 离子载体抑制剂:
缬氨霉素
整理课件
30
抑制类型
抑制剂名称
作用位点或作用机制
呼吸链抑制剂
鱼藤酮、安米妥、杀粉菌素
复合体I
萎锈灵
复合体II
抗霉素A
复合体III
氰化物、CO、H2S、叠氮化合物 复合体IV
Aurovertin
F1F0-ATP合酶抑 寡霉素、venturicidin
氧化磷酸化要求完整的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对H+、OH-、K+和Cl-等离子不通透,它们的自由扩 Peter Mitchell,
散将会消减电化学梯度
1920–1992
电子传递导致H+被运出完整线粒体,因而产生一个可测量的跨
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
某些因能增加线粒体内膜对质子的通透性而消减电化学梯度的 化合物,能使电子传递继续进行,但是却抑制ATP合成,相反 ,增加线粒体内膜外侧的酸性将刺激ATP合成。
2.氧化磷酸化:是指在电子传递过程中, 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成ATP的过程。又 称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
3.光合磷酸化:由光驱动的ATP合成。
整理课件
7
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细胞内凡是有ATP作为磷酸基因供体的 酶促反应,ATP都是以Mg2+ATP2-的形式参 加反应。
Mg2+ATP2-的结构式
Mg2+ADP-的结构式
整理课件
8
整理课件
9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细胞的发 电厂
含有丙酮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循 环的酶系、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 和参与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 酶以及氧化还原的蛋白。
整理课件
10
电子传递
NADH氧化反应是高效放能的 1molNADH被O2氧化伴随释放218KJ自由能 由ADP和Pi合成1molATP所需自由能是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ATP的磷酸基因转移势能和其他一些磷酸 化合物比较,处于中间地位。
ATP作为共同中间传递体的实质是传递能 量,它水解释放的自由能可推动一个在热 力学上不利的反应,使之能够顺利进行。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ATP合成的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的高能磷酸基团 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
整理课件
17
Paul Boyer
提出了ATP合成酶的结合 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
Walker发表了0.28nm分 辨率的牛心线粒体晶体 结构,为此与Boyer分享 了1997年的诺贝尔化学 奖.
Noji的实验证实了旋转 催化假说的正确性.
John E. Walker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3
整理课件
24
线粒体的转运系统
细胞质的还原当量转运进入线粒体 ADP-ATP转运体 Ca2+转运
整理课件
25
细胞质中的NADH必须进入线粒体的电子传 递链以便进行有氧氧化,但线粒体内膜没 有NADH转运蛋白
整理课件
26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tate shuttle
(CH2O)+H2O
在光反应中,特定的色素分子捕获光能而被氧
化,再经一系列电子传递反应最终将NADP+还
原为NADPH,产生的跨膜质子梯度中蕴含的能
量促使ADP+Pi合成ATP。氧化态的色素分子被
H2O还原,产生O2。
暗反应利用NADPH和ATP还原CO2,并将CO2整合 到糖的三碳前体分子中。
整理课件
37
整理课件
38
整理课件
39
整理课件
40
整理课件
41
整理课件
42
习题
1.根据下图所示,假定你将有活性的F1F0-ATP合酶重组到脂质体 上,重组时酶的朝向有两种,一种是头部(F1部分)朝外、柄部朝 内(F0),另一种是柄部朝外,头部朝内。这些脂质体外部的 环境都 是一样的,都含有ADP、Pi,pH都是7,但内部pH不同。
有氧代谢还伴随产生少量活性氧代谢物, 长时间可能破坏细胞成分
整理课件
35
细胞色素P45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GSH+H2O2
GSSG+2H2O
GSSG+NADPH+H+
谷胱甘肽还原酶
2GSH+NADP+
整理课件
36
光合磷酸化
2H2O 光 O2+4[H.]
4[H.]+CO2
整理课件
31
棕色脂肪组织 解偶联产热
整理课件
32
整理课件
33
有氧代谢的生理意义
并非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氧化磷酸化,然 而具有这种功能的生物确实能从有限量的 代谢燃料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1分子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只产生2分子ATP 1分子葡萄糖的有氧代谢可产生38分子ATP
整理课件
34
然而有氧代谢也有其缺点,许多生物和组 织仅仅依靠有氧代谢,则当氧气缺乏时它 们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
30.5KJ 1分子NADH大约产生3(2.5)分子ATP 1分子FADH2大约产生2(1.5)分子ATP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ATP的合成
ATP合成机制最有说服力的是1961年由 Peter 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原理
(chemiosmotic theory)
高级生物化学
赵永斌 吉林师范大学
整理课件
1
生物能量及ATP 代谢 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质及酶
整理课件
2
第一部分 生物能量与ATP
ATP-细胞的能量货币 “货币代谢物(currency metabolites)
或者通用代谢物”是指可在细胞全局范围 内像货币一样流通的代谢物,如能量货币 ATP以及以辅助因子的形式出现的辅酶 NADH 和NADPH。它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 代谢流的流量和方向,使受它(它们)控 制的途径成为代谢网络整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