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
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
江南是多么美好啊,那
往日的风景是多么熟悉。太 阳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 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 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怎 能叫人不回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读一读忆江南的另外两首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 四周一片寂静。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厌: 满足。
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我” 只有静静地凝视着 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 “我”。世上 大概只有敬亭山愿意和 “我” 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
众鸟 高飞 尽, 孤云 独去 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这 里指水色和月 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 的铜镜。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 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 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 美。
• ___苍__翠__的_君__山_________像洞庭湖中的一颗 青螺
• 《望洞庭》描述了一幅优 美的秋月洞庭图,抒发了
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忆江南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厌:满足。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 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 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他的心境?
拟人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互为知己的相知之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 的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 ”,表达 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 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 惜相怜的感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 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 ;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 ,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 气息和地方色彩。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 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 的胸怀。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指月光下的洞庭湖像一个银盘子。
山:诗中指君 山。
青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 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 着的一枚青螺。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白居易离 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 首《忆江南》。
词的内容是回忆江南,所回忆的是诗 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白居易,唐 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 士 。白居易一 生留下近3000篇 诗作 。
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 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 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 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 “渔歌子”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等。
“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多诵读,悟诗情
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独坐敬亭山
作者通过对敬亭山景物的描 写,抒发了诗人以山为伴的惜 惜相怜之情,突出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借景抒情
这首诗是李白 离开长安后,经过 了长达十年的飘泊 生活,来到宣城时 所写。在长期的飘 泊生活中,他饱尝 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心中充满了孤独寂 寞的情感。
读一读忆江南的另外两首。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学习快乐! 再见!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 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 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 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 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 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 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 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 啼”。
动静结合
“尽”、“闲”两个字,突出 了“静寂”的特点,在飘忽的白云 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 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寂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你看我,我看你。诗中指诗人和敬 亭山相互对视。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象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 ___没__经_过__打__磨_的__铜_镜_____.
• ___洞__庭__湖____________像白色的银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旧:从前,指诗人
谙:熟悉。
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曾经。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 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超过,胜过。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 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 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 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 李 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写 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 权贵的诗歌。他的诗 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 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 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 味,孤寂之感倍生。
独坐敬亭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在今安 徽省宣州市郊。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没有了, 完人了强。烈表的达孤了独诗感孤 就。云是只:有孤单那一的片云。云。也闲飘自来:在形的飘容样去悠云子彩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