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17一、1. 颈正中线甲状腺峡部上方的球部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最可能的诊断是A.皮脂腺囊肿B.甲状腺腺瘤C.甲状舌管囊肿D.囊状水瘤E.上述任何一种都可能答案:C[解答] 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关系,男女均可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青少年为多见。
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
故答案应选C。
2. 颈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不包括A.霍奇金淋巴瘤B.非霍奇金淋巴瘤C.腮腺混合瘤D.唾液腺瘤E.甲状腺癌答案:C[解答] 腮腺混合瘤又称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
它是胞膜情况不定的、以镜下结构的多形性而不是细胞的多形性为特征的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和变异肌上皮成分与黏液样或软骨样成分的混合。
故不属于颈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故答案应选C。
3. 甲亢行手术治疗时,应切除的比例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答案:E[解答] 甲亢行手术治疗时通常需要切除腺体的80%~90%,同时切除峡部,保留约6~8g甲状腺组织。
故答案应选E。
4. 以下关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公认的最有效的甲亢治疗方法是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B.一般采用颈丛麻醉,切除甲状腺组织60%~70%C.手术时应注意仔细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出血D.保护好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防止术后出现声音改变或饮水呛咳等并发症E.保留甲状腺背侧包膜,以防止发生甲状旁腺误切答案:B5. 以下各项关于加用碘剂对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手术前用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碘剂的作用是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B.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C.每日3次,每次3~5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5滴D.一般约4周(最多8周)E.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都不要服用碘剂答案:D[解答] 药物准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甲亢症状较重者,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停药改服碘剂;②甲亢症状较轻者可单用碘剂;③对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好的患者,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一般约2周(不宜超过6周)。
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可以手术的指征是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20%;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
故答案应选D。
6. 以下各项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的一种B.为自身免疫性疾病C.特点是甲状腺肿大伴随甲亢症状D.因常伴有眼球突出,故亦称突眼性甲状腺肿E.多见于20~40岁青年男性答案:E[解答] 重点识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
故答案应选E。
7. 甲亢患者经术前准备可以手术的基础代谢率最高为A.+15%B.+20%C.+25%D.+30%E.+35%答案:B[解答] 特殊的药物准备为术前准备的最重要环节,药物准备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甲亢的症状,降低基础代谢率。
要求达到:①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②脉率<90次/分;③基础代谢率<+20%。
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便可使手术的安全性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故答案应选B。
8. 以下各项关于甲状腺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高功能腺瘤B.中度及以上原发性甲亢C.甲状腺肿大有压迫症状D.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碘治疗无效者E.少年儿童答案:E[解答] 前四项均为手术适应证,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应掌握甲亢手术禁忌证。
手术禁忌证为:①青少年患者;②症状较轻者;③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故答案应选E。
9. 有关乳头溢液的性质有助于诊断原发病灶的性质,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乳管内癌B.乳头棕褐色溢液提示血液曾被阻于乳管内未能及时流出C.乳头棕褐色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D.乳头棕褐色溢液多见于上皮增生而有乳头状体形成的乳房囊性增生病E.乳头黄色或黄绿色溢液是乳癌的表现答案:E[解答] 乳头黄色或黄绿色溢液多见于乳腺囊性增生和乳癌。
故答案应选E。
10. 急性乳腺炎脓肿未形成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应用广谱抗生素B.促使乳汁通畅排出C.局部注射抗生素D.切开引流E.局部热敷答案:A[解答] 在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直接应用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
故答案应选A。
11. 年轻女性病人有分界不清的乳房肿大,月经来潮时乳房疼痛,提示A.腺癌B.慢性乳腺炎C.纤维腺病D.乳腺管内乳头状瘤E.Paget病答案:C[解答] 目前认为体内激素水平不协调、雌激素水平过高、过度刺激可诱发乳腺纤维腺病。
此病多发于20~25岁,单发多见,无自觉症状,肿块可逐渐增大。
触诊肿物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
故答案应选C。
12. 当乳腺癌块侵及乳房Cooper韧带时,乳腺外观为A.乳房皮肤凹陷B.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C.乳头内陷D.乳房皮肤出现坚硬小结E.乳房皮肤外翻似菜花状答案:A[解答] 乳腺癌侵及Cooper韧带时使其缩短,造成乳腺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若侵入乳管会造成乳头扁平、回缩、凹陷,若继续发展会造成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引起真皮水肿,出现橘皮样改变。
故答案应选A。
13. 下肢静脉曲张,行Trendelenburg试验是为了检查A.大隐静脉瓣膜功能B.小隐静脉瓣膜功能C.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D.大隐静脉瓣膜功能E.深静脉有无阻塞答案:A[解答] Trendelenburg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抬高下肢使静脉排空,于腹股沟下方缚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嘱患者站立,释放止血带后10秒内如果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曲张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故答案应选A。
14. 下列疾病中,通常是无症状的是A.血栓性静脉炎B.胫前肌群综合征C.雷诺病D.静脉内血栓形成E.动脉栓塞答案:D[解答]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
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
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本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特异性。
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7.8%。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1.2%,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3%,两者共占75.5%;上腔静脉血栓形成20.4%,上肢静脉血栓形成4.1%。
其中并发肺栓塞2%。
故答案应选D。
15. 以下关于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疝囊突出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B.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发生C.透光试验阴性D.绝大多数为后天性E.容易嵌顿答案:E[解答] 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者为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
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绝大多数为后天性,如老人腹壁肌肉萎缩退化、腹股沟三角区筋膜薄弱,当长期咳嗽、便秘或排尿困难等因素致腹内压增高时,腹内脏器即可从该处突出。
治疗原则应行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
故答案应选E。
16. 嵌顿性股外疝在手术时最重要是要注意A.嵌顿肠管是高位或低位B.确定是腹股沟斜疝或直疝C.尽快复位D.鉴别疝内容物的活力E.了解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答案:D[解答] 嵌顿性股外疝在手术时最重要是要注意鉴别疝内容物的活力,然后根据病情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法。
故答案应选D。
17. 以下各项腹外疝中,最常见的是A.脐疝B.股疝C.切口处疝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答案:D[解答] 凡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统称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又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
斜疝的疝环是腹股沟管的内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上方,疝囊从内环突出,进入腹股沟管或继续穿出外环进入阴囊,临床最多见,占腹股沟疝的95%,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
故答案应选D。
18. 关于疝修补术,错误的是A.疝修补术是在疝最高位结扎基础上进行B.内环修补是疝修补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C.一般疝修补常用自体游离阔筋膜移植于腹股沟管后壁D.腹股沟管管壁的加强或修补是绝大部分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主要内容E.婴幼儿斜疝,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满意疗效答案:C[解答] 疝修补术是指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利用邻近的健康组织修补腹壁缺损,包括深、浅环的修补和腹股沟管管壁的加强。
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方法是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有3种:①Bassini法: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精索置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②Halsted法:与①法相近,但把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精索移至皮下;③Mc Vay法: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多用于巨大斜疝、复发疝和股疝患者。
故答案应选C。
19. 急腹症诊断不明时,在处理上不应作的是A.禁饮食B.禁服泻药C.禁灌肠D.禁用吗啡类止痛剂E.禁用解痉类药物答案:E[解答] 急腹症诊断不明时禁饮食、禁服泻药、禁灌肠、禁用吗啡类止痛剂。
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的药,是抗胆碱药物的作用之一,临床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如胃痛、肠绞痛、肾绞痛及膀胱刺激征。
故答案应选E。
20. 腹腔穿刺抽出凝固的血液常提示A.腹膜后血肿B.出血性胰腺炎C.肝、脾破裂D.腹腔内积血E.抽出为血管内血液答案:E[解答] 腹膜具有去纤维作用,可以使血液不凝固,如果抽出血液迅速凝固,多是由于误入血管所致。
故答案应选E。
21. 以下各项中,符合腹部闭合性损伤多数表现的三大症状是A.腹膜炎、休克、内出血B.腹膜炎、休克、外出血C.腹膜炎、昏迷、内出血D.黄疸、休克、外出血E.腹膜炎、黄疸、内出血答案:A22. 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B.急性胆囊炎穿孔C.绞窄性肠梗阻D.肝、脾破裂E.阑尾坏疽穿孔答案:E[解答] 继发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腹腔内器官穿孔、损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是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故答案应选E。
23. 急性腹膜炎伴有休克患者宜采用的体位是A.头低脚高位B.头抬高20°~30°,脚抬高15°~20°C.半卧位D.平卧位E.侧卧位答案:B[解答] 急性腹膜炎伴有休克患者宜采用的体位是头抬高20°~30°,脚抬高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