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作用一,景物描写的分类(一)自然环境(二)社会环境片段一: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祝福》片段二:晚会的日子到了,骆塞尔太太得到极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
一般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探听她的姓名,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
本部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
----------------《项链》片段三:这日下晌,李中堂听过本地小曲莲花落子,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
知府大人忙叫“杨七杨八”献上茶汤。
今儿,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青裤青褂,白巾白袜,一双手拿碱面洗得赛脱层皮那样干净。
他俩双双将茶汤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后一并退后五步,垂手而立,说是听候吩咐,实是请好请赏。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
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好嘴杨巴》片段四: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二,景物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片段一: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的西瓜地,美好的景色中,衬托出看瓜少年的英俊,可爱,勇敢,机灵的性格片段二: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荷花淀》席子像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洁白的白洋淀,荷花飘香,衬托出主人公的纯洁、质朴,勤劳的性格。
写景即是写人,景物美好,就是人物美好。
片段三: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故乡》景物描写点明了时代背景;写故乡的萧条、荒凉、冷落,渲染悲凉气氛,衬托出“我”的伤感、悲凉的心情。
片段四: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日月行色》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写景的宁静和谐,即是写男女约会时喜悦心情片段五: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在烈日和暴雨下》渲染暴风雨来临时的特殊气氛;写暴雨,狂风,就是衬托吃苦、耐劳,坚强的性格;揭示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和生活的艰辛的主题。
片段六:这时候,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如棉朵的絮状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不一时便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人们似无觉察,仍然沉浸在于山的唢呐声中。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渲染气氛,侧面衬托出于山高超的演奏技艺片段七: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渲染气氛,表现“我”喜悦激动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片段八: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祝福》首尾照应,是小说结构更完整。
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气氛对比,深化了主题(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问:某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景物描写本身的作用: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衬托形象。
2、景物描写对写人的作用:为人物活动铺设背景、搭建舞台,暗示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精神品质。
3、景物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4、景物描写对主题的作用:揭示(暗示)主题5、景物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照应伏笔,使情节更完整。
练习一:小说中人、物的作用一,次要人物作用片段一:《好嘴杨巴》杨七的“手艺好”及“两手绝活”?对比衬托作用,突出“好嘴”这一主题比衬《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写经纪人的新婚妻子作用。
反衬经纪人的形象,突出经纪人的性格,使主旨更加深刻。
《苦闷》中的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写坐车的军人,几个醉汉,看门人几个人的作用。
衬托车夫的性格,揭示主题。
《孕妇和牛》中牛的作用。
类比孕妇和牛一样具有孕育生命的喜悦感。
对比衬托,突出孕妇的追求。
《李书福的发财心得:“鲶鱼”和“蝉”》写李书福,开头写鲶鱼和蝉有何作用。
类比作用,突出传主像鲶鱼一样,给汽车工业带来生机,像蝉一样善于吸取先进技术,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菊痴》中侄女男友的作用。
对比衬托出老菊头对菊花偏执的喜爱、狭隘的占有的性格。
《孔乙己》中“我”“短衣帮”“掌柜的”的作用。
《祝福》中鲁四老爷、柳妈、卫婆子、贺老六、鲁镇上的人们等的作用。
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揭示了祥林嫂性格的根源。
《海燕》中海鸥、海鸭、企鹅的作用。
对比衬托出了海燕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者形象。
练习:(一)《溜索》中写牛的作用侧面写出了高山深谷急流的险恶环境;汽笛响了。
我们已经上了船,轮船离开了防波堤,在风平浪静,像绿色大理石桌面一样平坦的海上驶向远处。
我们看着海岸向后退去,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的叔叔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