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6高一下·大名月考)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 .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 .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 .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 (2分) (2018高三下·阳高开学考)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 .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C .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SD . 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3. (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清洁、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 . 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 .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都发生了化学变化D . 煤干馏和石油分馏都能获得烃类物质4. (2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He,每百吨 He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He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 . He和 He互为同位素C . 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 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 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5. (2分)(2018·银川模拟) a、b、c、d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 3 倍,a 和b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

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 bca2 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 bca2 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B . 简单离子半径:b>c>aC . 工业上电解熔融 cd3 可得到c的单质D . b、c、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两两反应6. (2分) (2016高一下·成都期中) 有两种元素A,B; A的原子序数为n,A2+比B2﹣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A . n+6B . n+4C . n+8D . n+107. (2分) (2019高一下·辉南月考) 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X<YB . a+n=b-mC . 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D . 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8. (2分) (2016高一上·平阳期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分散质粒子的半径在10﹣9cm~10﹣7c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B . 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C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 .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作出了很大贡献9. (2分) (2015高二下·泰州期中) 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 质子数为10B . 单质具有还原性C . 是单原子分子D . 电子数为1010. (2分)(2018·江津模拟)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Z、W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B .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C . 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D . 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在阳极区出现白色沉淀11. (2分)(2018·衡水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7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四种元素W的金属性最强B . 原子半径大小:X<Y,Z>WC . Z2Y 和ZWY3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D . W单质的制备实验室常常选用电解的方法12. (2分) (2018高三上·西安开学考)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 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Z>Y>XB . Z 与 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 的同族元素与 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 . CaY2 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 . CaX2、CaY2和CaZ2 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13. (2分)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 氯化钠B . 干冰C . 金刚石D . 铁1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2、O2和Cl2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B . PCl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C . 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D . CH4、C6H6都是只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15. (2分) (2018高二上·永年开学考) 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A .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B . 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C . 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D . 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16. (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末)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 .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 化学方程式为:2M= ND .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17. (2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一定温度下,0.1mol N2(g)与 0.3mol H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akJ·molˉ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 0.1a kJ热量B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NH3)∶v逆(N2)=2∶1C . n(N2)∶n(H2)∶n(NH3)=1∶3∶2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 . 缩小容器体积,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N2)增大,v逆(N2)减小18.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A(g)+nB(g)⇌pC (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C . m+n<p+qD . m+n>p+q19. (2分)(2018·金山模拟) 下列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 光合作用B . 木炭燃烧C . 风力发电D . 电解饱和食盐水20. (2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A . AB . BC . CD . D21. (2分) (2018高二上·攀枝花期末) 一定温度下,向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①2Fe3++ H2O2 = 2Fe2++ O2↑+ 2H+ ,② H2O2 + 2Fe2+ + 2H+ =2Fe3++2H2O,t / min0246V(O2) / mL09.917.222.4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 3.33×10-2 mol/( L·min)B . 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C .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D . 反应2H2O2(aq) = 2H2O(l) + O2(g)的△H > 022. (2分)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PbSO4(s)+2H2O Pb(s)+PbO2(s)+2H2SO4(aq),下面是关于铅蓄电池的一些说法:①放电反应是自发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反应②反应(1)是充电反应,反应(2)是放电反应③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④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⑤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2e-=PbSO4(s)⑥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下列各选项中所包括的说法都正确的是A . ①③⑤B . ②④⑥C . ③⑤⑥D . ①②④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23. (3分) (2016高二上·蕲春期中) (多选)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 .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 .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 . 混合气体中B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三、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24. (3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现有①C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MgO⑦CH4⑧SiO2八种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晶体微粒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________。

(3)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5. (3分) (2016高二上·西安期中)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26. (4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中) 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2741.8kJ/mol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反应C3H8(g)+5O2(g)=3CO2(g)+4H2O(l)的△H=________.(2)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在电池内部O2﹣移动方向和在电池负极反应的物质分别是A . 正极;O2B . 负极;C3H8C . 正极;C3H8D . 负极;O2(3) 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CO和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 (g)+H2O(g)⇌CO2(g)+H2 (g)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υ正(H2)=υ逆(CO)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②T℃时,在1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并保持温度不变,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表:计算2min内用CO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________;4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0.1molCO、0.1molCO2、0.1molH2,此时反应将向________向进行(填“正”或“逆”).③已知420℃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如果反应开始时CO和H2O(g)的浓度都是0.01mol/L,则CO 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________.又知39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请判断该反应的△H________0 (填“>”、“=”、“<”).四、推断题 (共1题;共5分)27. (5分)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1)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________HIO4(填“>”“<”或“=”).(2)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B . 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C . 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D . 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五、实验题 (共1题;共2分)28. (2分)有报道称Co3O4能催化N2O分解,其中27Co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铁系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与铁有很多相似之处.(1)钴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Co3O4中Co的化合价为________(2)Co3O4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反应中若消耗10mol•L﹣1浓盐酸40m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________ mol,产生气体的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mL.(3)下列关于Co3O4催化N2O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A.Co3O4作为催化剂使N2O分解反应的△H增大B.Co3O4作为催化剂使N2O分解反应的△H减少C.Co3O4作为催化剂使N2O分解反应的△H不变D.Co3O4作为催化剂使N2O分解反应的途径改变,降低了反应所需能量E.Co3O4作为催化剂使N2O分解反应的途径改变,增加了反应所需能量(4)实验测得: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可得到不同价态的氧化物.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质量与原始固体质量比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通过分析数据确定:在B、C之间(500℃﹣1000℃)范围内,剩余固体成分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 23-1、三、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四、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27-1、27-2、五、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28-1、28-2、28-3、2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