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浅析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各项运动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近年来,它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尽管绝大多数田径世界纪录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每年仍会出现多项新的纪录。

这些都得益于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迅速发展。

体能训练(又称身体素质训练)一般分为: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

在当前日益商业化与竞争激烈化的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合理有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对运动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能训练准备
在体能训练中,准备部分是体能训练的前提,包括一些伸展运动、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在当前运动员受伤的调查中,体能训练准备阶段的活动不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伸展运动不是简单的热身活动,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需要,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原理,科学的做好体能训练准备。

对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展和提高内脏器官的技能水平以及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都有重大的意义。

热身运动和持续时间必须因个人体情况而定,也必须因项目而有所调整。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提高调节系统的反应效率较佳,因此这些人需要较长、较激烈的热身运动份量,而普通的运动员要根据训练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热身运动量。

放松活动对于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有良好的作用,因为运动员在剧烈的运动时,呼吸满足不了身体对氧的需要,因此,运动结束后内脏器官仍需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来还清运动时欠下的氧债。

如果运动后不做放松活动,不仅影响氧的补充,还影响静脉的回流量,造成暂时性贫血及血压突然下降的不良反应。

所以体能训练的准备是不可忽视的。

三体能训练
1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手段,以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好基础。

一般身体训练能全面协调、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并能按照不同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按比例发展不同代谢、供能的各种身体素质,为专项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项身体训练
专项身体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又紧密相关的专门的身体练习,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专项运动需要的素质。

以保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战术及其在比赛中有效的运用。

专项身体训练要根据运动员比赛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又密切相关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2.1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训练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

因此力量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人们认识到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几乎在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以力量为依托的体能类项目,还是以技术和技巧为主的非体能类项目,以及那些以技、战术配合为特点的集体项目,均加大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

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

鉴此,在体能训练中,应始终将力量训练作为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

2.2 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肌肉长时间持续运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

在田径竞赛技中,耐力素质的好坏是选手打败势均力敌对手,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2.3 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

它包括三个方面:快速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对各种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速度素质是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身体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专项能力训练
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体能类项群中,体能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

在以往的训练理论中,只是把单一的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而没有整体地、全局性地来研究运动员的体能,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主要局限于运动素质的训练这一单层次的理解上,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是指与专项训练及特殊的比赛任务紧密联系的,运动员为圆满完成特定的训练比赛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特殊体能要求。

从专项角度对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的理解,专项体能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出来
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与运动员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运动素质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基础代谢水平、心理因素与意志品质以及外界环境等都密切相关。

是运动员能否在专项竞技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现代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的高质量专项体能的集中要求表现为“更快、更大、更强”几方面;同时对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结合并在训练与比赛中充分得以表现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专项体能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员机体自身的内部体能和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体能两个方面。

董国珍在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阐述了构成体能的因素有: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

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除此以外,灵敏和协调性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平衡能力训练也在体能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运动素质与体能
运动素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

运动素质的发展可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奠定基础,保证运动员适应运动训练和激烈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

运动素质训练是竞技运动体能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在狭义上,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

在运动生理学和体质研究中,体能较多的是指身体功能、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有氧和无氧能力都属于体能的范围,而体质研究中的体能更多是指身体素质和身体适应能力。

五总结
国家体育总局在《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中指出: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推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世界大赛的竞争实力,为我国运动员在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做出突出贡献。

通过对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的分析,展望了发展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中国的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水平的提高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研究与建立[M].人民体育出版,2004
[2]. 李登光,史银斌.中长跑运动的能量供应规律及特点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