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章练习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章练习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作业纸姓名日期5月6日班级)(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是①所有的朱槿②一片水田中所有的稻螟虫③一片农田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④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⑤南湖中的全部生物⑥某草原的全部羊群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③2、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甲、乙、丙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成为图甲所示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甲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丙所示类型D.一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不变的3、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组成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A.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 B.种群密度下降C.环境阻力不变 D.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4、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t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B.t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4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时该鱼数量的两倍25、在营养、资源较好的培养基上接种少量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细菌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菌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16、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设计了四个调、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8 ) 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1个1 mB.设置21 m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只刺9、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A2/km.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C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下列10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C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月份南方某11年20101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

在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大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不少。

对于人口和大雁种群密度增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迁入增多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C.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大D.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出生率增大212、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A.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D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13、个月。

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每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

关于该种群)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的叙述,错误的是(.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A.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下图所示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14( )得的信息是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b、c①a、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c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大小是a>bb体数大小是a>>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只有①③④ C D.只有②③④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 )15K值为A.图中种群的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卵的密度B.山毛榉种群和它所在的群落一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理想状态下,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16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0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A.当种群数量达到e.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d 点之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C K点时数量为.若该种群在Dc100400值为,则该种群的317、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为负值.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A K 值也可能不同 D.相同的种群,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200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在第)( 境容纳量约为400只..300只 DA.100只 B.200只 C、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19 )述中,正确的是 (NN)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中,·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t0K)值是固定不变的B.在tλλ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0、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K)不影响大小值(环境容纳量A.改变培养液的pH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D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214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均获得了“S”型增(如图)个试管中进行培养长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K值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4K值与试管Ⅱ不同C.试管Ⅲ内种群的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下降、如下图,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

则22)(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cA.种群在.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Ba 点对应的时期4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23、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图乙为A 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B.在.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C密度的大小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λ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2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a~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b 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d~ )25、如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使生态系统发.“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处以下,B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会适得其反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D )2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A.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B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处不同类27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里只有茶树一个物种10月份时最大.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B C.梨茶间作园的物种丰富度在月份时最大65.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里的物种数目D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其中NM、28、下图为某一区域)( 表述正确的是不存在竞争A.曲线不重叠时,M与N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B.b将呈现“J”型增长C.M、N种间竞争激烈.d<b时,M与ND29、分析以下实例,选择正确的答案(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④鸣禽在繁殖季节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种内种内可能的种间捕食寄生竞争共生互助互助斗争答案-A④③⑤-②⑤--①④B③②⑤③-④-②⑤①C⑤③②-①D④-30、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进行单独和混合饲养。

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比例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单养鱼种a 混养单养鱼种b混养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鱼种多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31、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6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32、右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