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年古邑,灿烂莱州——莱州历史

千年古邑,灿烂莱州——莱州历史

千年古邑,灿烂莱州
莱州之名始于隋朝
“莱州”之名历史悠久,据蒜园子古
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证,约在六
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莱州境内就有
人类聚居,繁衍生息。

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而得名,旧称掖县。

古为莱夷地。

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

《说苑》作掖邑。

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

莱州之名始于隋朝,582年改光州为莱州,为莱州地名之始,距今已有1432年。

莱州的历史变迁
莱州在夏朝被称莱夷地,有“过
国”。

商为莱侯国。

周属莱子国。

战国
时,齐置夜邑。

秦属齐郡东境。

西汉置
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

《元和郡县志》:“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

”《前汉书·地理志》注: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处,正当莱州湾之南岸。

实渤海之右掖。

”晋为东莱国治。

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

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

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

宋、元皆沿唐制。

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

清因之。

民国初年废莱州府设掖县。

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

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

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莱州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5处。

新石器时代的蒜园子遗址、黑羊
山遗址遗存,证实莱州曾是中国古老文化
的发祥地之一;夏“过国”都城遗址、沙
丘城遗址、当利故城遗址等,演绎着莱州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参与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创造。

莱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千年古县”认证工作历时两年,“整个过程是对莱州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也希望这项工作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动文化
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


与莱州同时获此殊荣的沂水,迄今也有
1400多年的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