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研究的论文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研究的论文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研究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文学“形式批评”的术语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及形式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

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文论中有关形式批评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研究,从形式推敲、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个方面予以梳理.
关键词:古代文论;形式批评;研究
提到文学的形式研究,论者大多会把目光投向西方。

似乎“形式”批评本是西方文论的产物。

纵览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

无论是以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语言形式”,还是结构主义文艺理论的“结构形式”;无论是符号学理论的“符号形式”,还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原型”和格式塔理论的“格式塔”概念,这些形形色色的批评理论都可归之于“形式批评” 的范畴。

六十年代以后的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也都给文学语言问题以优先的地位和特别的关注,并且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

可以说,西方二十世纪文论是以文学语言的研究
为重要标志的.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

中国古典诗学在形式批评方面有诸多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古代文学创作的“形式”之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式美。

而中国古代文论一方面强调“言志”、“宗经”、“载道”,另一方面又始终对诗歌语言问题相当重视,产生了大量的有关诗歌语言的论述,其成果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西方传统文论.
以唐诗为例,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其形式上的成就远远高于内容。

几万首唐诗里表达的思想情感,如爱国思乡、友情爱情、春愁秋恨、山水隐逸等,在先秦至六朝的诗歌里已表达的很多了。

哈罗德·布鲁姆说“: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

”唐诗中的情感肯定已不存什么陌生性了,只有语言而且是不断翻新的语言,才使唐诗赢得了经典地位.
汉语的诗性也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

王力指
出:“因为汉语是单音节,所以排比起来可以弄得非常整齐,一音对一音,不多不少。

有了这种特性,汉语的骈语就非常发达。

”正因为此,中国古典诗歌在对偶、平仄、用韵等诸多方面是颇为讲究的。

与这一创作现实相适应,中国诗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总结和思想阐述也异常丰富。

流传甚广的贾岛“推敲”的故事,郑谷“一字师”的故事都是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推敲辞章的桥段。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词句,表现了他对锤字炼句的重视。

白居易令老妪解诗,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十许字才定稿为“绿”。

文学史上这样注重文学形式锤炼的例子不胜枚举。

也正是古人对于文学形式美的不懈追求,这些优秀的诗篇才能给我们以独特隽永的审美感受.
二、古代文论的“内容”与“形式” 当然,我们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把文学分为内容和形式。

实际上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

古代文论中“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文质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早在孔子就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统一,认为这才是君子作文的准则。

孔子的这一理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最
大,引发的论述也最多,几乎古代的每个有影响的文论家都谈到过这个问题.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刘勰还把“文质”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

王充的“言事增实”说,陆机的“辞达理举”和“尚巧贵妍”说,刘勰的“情采”说,韩愈的“陈言务去”和“气盛言宜”说,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说,白居易的“尚质抑淫” 说,欧阳修的“道盛文至”说,程颐的“作文害道”说,黄庭坚的“理得辞顺”说等等。

“文质论”探讨的是文学的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总的来看,重内容但又讲求文采的观点占上风。

中国古代的“文质”理论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以及其中对文学形式的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对于文学语言形式,所论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

有些论点极富启迪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

我们可以站在现代的高度上对传统做出新的阐释和评价。

继承借鉴传统文论对形式批评的丰富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