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环 合 的 形 成 过 程
O HO
O
O
补骨脂内酯
O O O
白芷内酯 线型:补骨脂内酯型 6,7-呋喃骈香豆素型
O
O
O
角型:异补骨脂内酯型 7,8-呋喃骈香豆素型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一)简单香豆素类 (二)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三)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四)其他香豆素类
O O
O MeO O O
O
O
别美花椒内酯
dipetalolactone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一)简单香豆素类 (二)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三)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四)其他香豆素类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内酯的碱水解 (四)与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㈢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OH O O + H - COO O
OH
-
Hale Waihona Puke COO O长 时间加热
+ H
顺邻羟 桂皮酸 (不易 游离存在 )
第二节 香豆素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一)提取 1.溶剂提取法;用溶 剂提取获得提取 物,也可上大孔 树脂得脂溶和水 溶两部分。 2.碱溶酸沉淀: 3.水蒸气蒸馏法:
石油醚 苯 乙醚 乙酸乙酯 药材 不同浓度 EtOH 醇提液 回收溶剂 加水 水溶液 有机溶剂萃取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内酯的碱水解 (四)与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第二节 香豆素 (一)性状 游离状态—— 游离状态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结晶形固体,有一定熔点;也有呈玻璃态或液态。 结晶形固体,有一定熔点;也有呈玻璃态或液态。 形固体 大多具有芳香气味 香气味; 大多具有芳香气味; 具有升华性质 具有升华性质 升华 分子量小的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出) 分子量小的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出) 挥发性 UV下显蓝色荧光,有7-OH取代的荧光更强。 下显蓝色荧光, 取代的荧光更强。 下显蓝色荧光 取代的荧光更强 成苷后——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 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 成苷后 大多无香味
HO
O
O
异戊烯基6位取代
伞形花内酯
异戊烯基8位取代
HO
O
O
HO
O 4' 3' 2' O 1'
O
O
环 合 的 形 成 过 程
HO
O
O
O
O
O
O
O
OH
花椒内酯
1'
邪蒿内酯 线型: 6,7-吡喃骈香豆素型
O 2' 3' 4'
O
O
7,8-吡喃骈香豆素型 角型: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㈢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少数为5,6-吡喃骈香豆素,如:
第 五 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化合
本 章 内 容
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述 简单苯丙素类 香 豆 素 木 脂 素


含 义: 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 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 — C3单元的天 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广义包括:简单苯丙素类——苯丙烯、苯丙醇、 ——苯丙烯 广义包括:简单苯丙素类——苯丙烯、苯丙醇、 苯丙酸类(1分子C6 — C3单元) 苯丙酸类( 分子C 单元) 香豆素类( 分子C 单元) 香豆素类(1分子C6 — C3 单元) 单元) 木脂素类( 分子C 木脂素类(2分子C6 — C3 单元) 木质素类(多分子C 单元) 木质素类(多分子C6 — C3 单元) 黄酮类( 单元,另章介绍) 黄酮类( C6 — C3— C6 单元,另章介绍)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二)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常与邻位酚羟基(7-羟 基)环合成呋喃或吡喃环,前者称为呋喃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
HO
O
O
异戊烯基6位取代 伞形花内酯
HO
异戊烯基8位取代
O O
HO
O
O
HO O O O
MeO HO OMe
丁香酚 a—细辛醚 细辛醚
OMe MeO MeO
O Me
O Me
β—细辛醚(苯丙烯) 细辛醚(苯丙烯) 细辛醚
• (二)苯丙醇类: 苯丙醇类: • 苯丙醛类: 苯丙醛类:
MeO glc
1 6
CH2OH
CHO
glc O OMe
紫丁香苷(苯丙醇) 紫丁香苷(苯丙醇)
桂皮醛(苯丙醛) 桂皮醛(苯丙醛)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碱水解反应和内酯性质 (四)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第二节 香豆素 (六)呈色反应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1、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
OH OH+ H H N O O Fe
盐 酸羟 胺
香豆 素
开环
缩 合
异羟 肟酸
+++ Fe
异羟 肟酸铁 红色
第二节 香豆素
(六)呈色反应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2、Gibb反应和Emerson反应 Gibb反应和Emerson反应 Gibb反应和Emerson
试剂: 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 条件: 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
2
醚键的开裂 稀醇醚, 稀醇醚,遇酸醚键开裂
3
双键加水反应
4
香豆素的酸性:来源于7 OH及酚羟基, 香豆素的酸性:来源于7-OH及酚羟基,其中 及酚羟基 OH酸性更强 酸性更强。 7-OH酸性更强。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碱水解反应和内酯性质 (四)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反 邻羟桂皮 酸 (安 定状态 )
不 环合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碱水解反应和内酯性质 (四)与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四)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 指在酸性条件下,异戊烯基双键开裂并与邻酚羟基环合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三)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 香豆素 C-6 或 C-8 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 2,2-二甲基 α-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香豆素。 二甲基-α 吡喃环结构 形成吡喃香豆素。 吡喃环结构, 二甲基 这一类天然产物并不多见。 这一类天然产物并不多见。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内酯的碱水解 (四)与酸的反应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六)呈色反应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㈡溶解性 游离—— 能溶于沸 H2O,不溶或难溶冷 H2O, 可溶 MeOH、EtOH、CHCl3和乙醚等溶剂。 MeOH EtOH CHCl 因含Ar-OH故可溶于碱水中。 成苷—— 溶于H2O、OH-/H2O、MeOH、EtOH等。 难溶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HCOOH HO OMe O O
+
HO OMe
O
O
O OMe
O
O
apigravin
中间体生成叔(仲)阳碳离子
二氢吡喃香豆素
第二节 香豆素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四)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 形成环的大小决定于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 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
叔阳碳离子 > 仲阳碳离子 > 伯阳碳离子
稳定 不稳
本 章 内 容
概 述
第一节:简单苯丙素 简单苯丙素类 简单苯丙素 第二节:香 豆 素 第三节:木 脂 素
第一节:简单苯丙素类 简单苯丙素类
• 一 简单苯丙素类:结构上属于苯丙烷衍生物, 简单苯丙素类:结构上属于苯丙烷衍生物,
侧链的结构变化, 依C3侧链的结构变化,可分为苯丙烯、苯丙醇、苯丙 侧链的结构变化 可分为苯丙烯、苯丙醇、 苯丙酸等类型。 醛、苯丙酸等类型。 • (一)苯丙稀类: 苯丙稀类:
HO
O
O
7-羟基香豆素
可以认为7-羟香豆素(伞形花内酯)是 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以异戊烯基取代为例:(从生物合成途径来看)
HO
O OH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7 位
8 位
6 位
3 位
C3、C6、C8 位电负性较高,易于烷基化。 (其中C3位烷基化不属于此类,而属于第四类型)
• (四)苯丙酸类: 苯丙酸类:
COOH R1 R2
桂皮酸 对羟基桂皮酸 咖啡酸 阿魏酸 异阿魏酸
R1 H OH OH OH OCH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