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在二战之前,英国在亚洲拥有庞大的殖民体系

一、在二战之前,英国在亚洲拥有庞大的殖民体系

一、在二战之前,英国在亚洲拥有庞大的殖民体系
英国是一个老牌殖民主义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经营,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

在二战爆发之前,整个东南亚地区几乎被各国瓜分,泰国是唯一独立的国家。

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那里建立了印支联邦。

菲律宾则是美国的殖民地,这里是进入东南亚地区的必经之地。

荷兰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控制着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地区。

剩余的地盘则全部都是英国的,当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这一大片地区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那时的英国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但是这个帝国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的国力遭到了大幅度削弱。

到了30年代后期,其已经被苏联和
德国超越。

美国在1895年就已经在经济上超过了英国,在
华盛顿会议之后,美国又获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海军地位。

美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连德国也十分忌惮。

苏联在经过几轮建设之后,国力也大幅度提升。

希特勒上台以后提出了重整军备计划,在军事经济的刺激下,德国又一次成为了世界强国。

英法两国国力消耗严重,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德国的逐步扩张,英法两国不希望自己再次被卷入战争。

于是绥靖政策出台,英法两国一让再让。


了稳住德国,英法先后出卖了奥地利、西班牙和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看准了这一点,一再提出政治讹诈。

最后德军大举进攻波兰,作为波兰的保护国,英法两国退无可退,被迫向德国宣战。

二、欧洲战场一塌糊涂,日本趁机占领了东南亚日本是德国的亚洲盟友,但是欧洲几国鏖战的时候,日本没有对英法宣战的意思。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根本没有抽身出来的可能。

第二日本希望坐山观虎斗,毕竟英法两国也都是世界强国。

就这样,日本除了和苏联在诺门坎打了一仗以外,没有任何扩大战争的迹象。

时间转眼进入了1940年,德国在完成战争准备以后,开始进攻西欧各国。

荷兰、比利时等国先后投降,它们不是德国的对手。

由于错误的部署,德军攻入了法国境内。

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法国向德国投降。

法国投降之后,整个西欧就只剩下英国还在顽强抵抗。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反登陆作战,英军主力全部回防本土。

就连亚洲的精锐部队也调了回去,日本看到了一个机会。

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其早就对东南亚地区垂涎三尺。

越南的大米、菲律宾的橡胶、苏门答腊的油田、马来亚的铜矿,这些都是日本需要的。

在此之前,日本无力对付强大的英法两国。

但现在法国已经投降,英国苦苦支撑,日本认为自己的机会到了。

日本先是通过德国,接管了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然后开始窥视缅甸。

美国此时根据自己的利益考虑,开始对日本实现经
济制裁和资源禁运,这进一步刺激了日本。

日本必须加快自己的扩张步伐,最终在1941年12月,日本开始南下东南亚。

由于主力全部都在本土,再加上准备不足,不到半年的时间,缅甸、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全部都被日军占领。

得到这些地区以后,日本甚至开始染指印度大陆和澳大利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