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摘要:动画片作为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动画形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对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人际交往、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并就如何促进动画片的积极影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动画片幼儿影响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缺少同伴的交流。
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动画片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我们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一幕:父母忙得时候,打发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看电视、上网。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它们最喜爱的是动画片。
上网就更爽了,动画片连续播放大半天。
自然而然,动画片就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画片也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伙伴”。
每次的家长会家长们都会讨论:到底要不要让孩子看动画片呢?众所周知,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利弊之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好这个度。
而这个度给不少家长带来了烦恼。
一、动画片对幼儿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1.对幼儿言语发展的影响。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强化。
动画片规范的语言能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此外,练习是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得到强化的过程,观看动画片中,幼儿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语句,“捣蛋鬼、别捣蛋”、“米斯嘎、穆斯嘎、米老鼠!”“......动画片能促进幼儿正确语音的发展、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但是幼儿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碰到他们感兴趣的环境。
例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每次放学回家时,她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
”其实应该说:妈妈我回来了。
许多幼儿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
我们班的小吉就是典型人物之一,他妈妈说他每天回家也这样说:“奶奶,你回来了!”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也都会说:“老师,你来啦!早上好!”这一行为限制了小吉的语言应用能力。
2. 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多数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故事情节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
例如:《米奇妙妙屋》不仅有动感的音乐,鲜明的色彩,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会与小朋友一起互动,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方式,训练幼儿早期数学与逻辑分析能力,具体包括:形状、尺度、数字、关联等的认识。
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每个幼儿都很喜欢。
《蓝猫淘气三千问》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故动画片。
它透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利用其遇到的问题,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
同时也有很多动画片的内容是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会对孩子造成误导,从而固定了幼儿的思维模式。
如《三个和尚》幼儿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最后会没水喝,有些幼儿还会以为他们只是在玩游戏。
又如《三只小猪》动画片中,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猪是好的,狼是不好的。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当孩子无法理解其中寓意,就会简单从形式上进行生搬硬套,对孩子未来的现实生活制造麻烦。
有可能孩子未来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遇到与狼有关的知识,孩子就会回避。
这样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可能避开一些领域,不利于孩子未来知识积累的全面性。
3. 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影响。
教室的一角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四五个女孩子围在一起,一个说自己是美琪,一个说自己是美雪,一个说自己是小兰姐姐,一个又说自己魔仙女王,还有一个说自己是黑魔仙。
时不时嘴里发出不同的咒语:“巴啦啦能量---木啦啦---开”“古娜啦黑暗之神呜呼啦呼黑魔变身”“巴啦啦能量——乌他——乌他啦——魔仙晶石力量提升”每个人念完咒语后就开始变身。
于是虚拟动画人物来到我们教室,成了实实在在的真实的人,因此幼儿不再是自己,动画人物也不再是本来的样子,他们两者结合了,搅和在一起互相玩耍。
没有动画角色的参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缺乏刺激和同感的。
也许没有动画人物的参与,幼儿的交往可能不会产生且无法发展。
比如:有一天我们班公认的“黑魔仙”和“魔仙女王”刚好同一天请假了,教师里就安静了许多,第二天意想不到地事情发生了,又有两个女孩子请假了。
向家长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孩子是因为同伴请假了,她觉得在幼儿园不好玩,说自己也要在家休息一天。
再如:一个不看动画片的幼儿,可能与经常喜欢看动画片的幼儿打不成一片,因为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去与他们交往,也就是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缺乏一个交往的纽带。
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
动画片就是他们学习的一个来源。
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如“美羊羊”、“小灰灰”;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如“朵拉”“孙悟空”“哪吒”“米奇”;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如:“捣蛋鬼狐狸”“灰太狼”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
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幼儿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
4.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家长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玩耍。
在家里动画片成了幼儿的最好“伙伴”。
幼儿长期与动画交往,导致幼儿脱离社会生活实践。
因此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参照物。
比如看了《狮子王》之后幼儿们就可能学会团结,学会互助,看了《巧虎》幼儿学会了如何学习生活细节,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看了《一休哥》、《机器猫》、《名侦探柯南》等,可以让孩子形成评判性思维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
而如果看的是《蜡笔小新》幼儿们就可以会像小新一样不尊重父母,无理取闹。
有的幼儿喜欢看了《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变身超人一类的动画,那他平时就可能爱做那个超人的变身动作,又一次玩木头人游戏时,男孩子的动作有百分之八十是超人、奥特曼的姿势。
有个家长反应说,孩子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后,整天在家里扮演红太郎,爸爸必须得扮演灰太狼,如果爸爸没听她的指挥就一直打他爸爸的头,有一天还把家里的平底锅拿出来玩。
从此以后孩子的性格就很急,一不顺心,就说:“我要打死你!”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模仿,养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助人等行为习惯。
5.对幼儿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海尔兄弟》,这个故事讲述海尔兄弟畅游世界,历经种种艰难险阻,最终来到中国的故事,故事积极提倡正义、正直、勇敢、善良、诚信、智慧知识等价值。
还有《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告诉我们,应该存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虽然爷爷与他们非亲非故,但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所以当爷爷受难,应当义不容辞前去解救。
这样的动画片对幼儿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是一部讲述一个孩子非常调皮、捣蛋,整天变着法子整老师、整大人,结果家里、幼儿园里被搞的乌烟瘴气,但是孩子看了之后,还在为小新的“杰作”而痛快大笑,更有的孩子还模仿片中的情节与老师作对,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
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大耳朵图图》《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
这些容易使幼儿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
二、如何促进动画片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让幼儿在动画片中受到积极的影响,避免减少不良影响,是成人最需重视的问题。
1. 家长与孩子的及时交流。
小孩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它是符合幼儿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喜好。
由于幼儿观看动画片是接受信息的过程,3-6岁的幼儿学习能力低、鉴别能力弱,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对动画片的选择幼儿往往会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我们建议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
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家长可在一旁讲解,可以帮助孩子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吸收。
对于情节语言简单的动画,看完之后家长可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有意的让幼儿模仿动画片中的语句,主人公的语气,还可以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简单的续编故事内容、或者全家进行角色表演等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对于动画片中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孩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家长就能及时引导并加以纠正。
这样可以减少不良画面对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可以尽情地享受亲子时光,何乐而不为呢?2. 正确引导幼儿的兴趣发展。
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
幼儿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
如果某个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我们可以引导幼将动画片的人物利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制作一本自己的动画书。
从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改变幼儿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换户外活动的,家长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爬山、嬉水、游玩,与孩子一起分享走进大自然的乐趣。
还可以让孩子帮忙干家务,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有了这些活动,幼儿看动画的时间就减少了,慢慢的兴趣也会发生改变。
这些活动既能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又能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3.有节制得看动画片幼儿主要是通过电视观看动画片。
所以家长首先要为控制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3-6岁幼儿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于动画中,所以家长要为幼儿制定看电视的时间表如:下午5:00-5:20一次,晚上6:30-7:00一次。
3-6岁时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幼儿观看动画片时距离电视和电脑的及最佳距离为2-3米,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预防“斜视”“近视”。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4.为幼儿选择进积极健康的优秀的动画片。
如今社会上动画片的种类是在是实在太多了所以家长要为幼儿选择一些优秀的具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动画片。
例如《悟空识字》、《葫芦兄弟》、《不一样的兔子》、《米奇妙妙屋》《朵拉历险记》《蓝猫淘气三千问》《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通过动画片教给幼儿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尽量让幼儿少接触含有暴力、凶杀、恐惧或内容成人化的动画片如:《红猫蓝兔》、《奥特曼》、《喜洋洋于灰太郎》《圣斗士》、《蜡笔小新》、这些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