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 有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 有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2019年11月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

(8分)①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②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惊hài() kè()守心无旁w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学术报告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断章取义....,博得了听众们的好评。

B.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C.我们应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D.大病一场之后,身体本强壮的他形销骨立....,我简直有点认不出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水调歌头》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B.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伛偻提携”中“伛偻”指的是儿童,“提携”指的是老人。

D.“更”,古代夜间的记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

“半夜三更”指晚上23时至凌晨1时,即“子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6.下列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中,杨志的宝刀有三个神奇之处: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吹毛得过;杀人不见血。

B.《水浒传》中,金氏父女被渭州状元桥下绰号“镇关西”的郑屠欺压,幸得鲁提辖仗义相救。

C.《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D.《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

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教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入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7.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5分)【甲】A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晃盖是我心腹兄弟。

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晃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A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

我便回去了。

”【乙】A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①上述两段选文的人物A指的是(人名)(1分)②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分别可以看出人物 A 、的性格特点。

(2分)③【甲】段选文中所说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指的是什么事?(2分)二、阅读与赏析(42分)(一)(12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②。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③。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①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②袴下:即为胯下。

③蒲伏:同“匍匐”。

8.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大王之入武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 B. 先天下之.忧而忧C. 属予作文以记之.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遭到亭长的厌恶,因饭食粗劣,韩信大怒而去。

B.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

C.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举平定三秦。

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不为具.食具:②一.市人皆笑信一:③至拜.大将拜:④秦民无不恨.者恨: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分)(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二)(6分)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③。

【注释】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

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③此处化用典故,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完成题目。

(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4分)(2)诗歌最后一句“化作杜鹃带血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9分)要善于“折叠”自己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

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

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

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

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

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

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

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

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

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

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

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4. 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15.第②③④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2分)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分)(四)(15分)34个鸡蛋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⑤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

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