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金融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2019年金融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2019年金融产品市场
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金融产品市场回顾 (6)
1、总体概况:首现年度收缩,通道类降幅明显 (6)
(1)金融产品市场首现年度规模收缩,银行理财占比创出新高 (6)
(2)金融产品市场格局变化深刻体现宏观去杠杆图景 (7)
2、银行理财:理财新规落地,转型之路开启 (8)
(1)规模:总体余额32万亿,非保本理财规模基本持平 (8)
(2)政策:银行理财子公司蓄势待发,兼具业务和股东优势 (9)
①资管行业迎来统一监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监管落地 (9)
②银行理财子公司蓄势待发 (9)
(3)收益和配置:预期收益率降幅趋缓,配置以债券和非标为主 (10)
3、信托:“去通道”压力下加快转型步伐 (11)
(1)信托余额逐收缩,通道业务降幅收窄 (11)
(2)单一信托占比下降,主动转型初现端倪 (12)
4、券商资管:连续8个季度下降,较高点降幅已超1/3 (13)
(1)规模连续8个季度下降,今年前两个月规模降至12.05万亿元 (13)
(2)新发份额继续走低,固收类产品占比提升 (14)
(3)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券类和货币类)占比延续扩大趋势 (14)
5、私募基金:规模增长趋缓,发行和业绩大幅回升 (15)
(1)规模:整体规模增长乏力,证券类规模统计有待体现业绩增长变化 (15)
(2)发行:受益股市转暖1季度新发产品数量快速回升 (17)
(3)业绩:1季度业绩全面大幅回升,整体已收复2018年失地 (18)
6、公募基金:规模超越去年末水平,各细分产品线规模业绩双线飘红 (21)
(1)规模:货币基金仍为第一大品类,债券指数型异军突起 (21)
(2)发行:首发规模不及去年同期,短期纯债型、债券指数型保持扩张态势 (23)
(3)业绩:各细分产品线全线飘红,分级B大涨七成 (24)
二、金融产品市场2019年下半年趋势展望 (26)
1、总体趋势:净值化任重道远,长期考验投资管理和服务客户的能力 (26)
(1)资管产品净值化之路任重道远 (26)
(2)资产管理产品将持续考验投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27)
(3)衍生工具的放开和外资的进入提供新的变量 (27)
2、银行理财和信托:统一监管引领行业格局重塑 (28)
(1)理财子公司兼具业务和股东优势 (28)
(2)理财产品的权益资产配置空间较大 (28)
(3)信托业务回归行业本源 (29)
3、券商资管:非标产品规模下降延续,主动管理转型仍在途中 (29)
(1)非标产品规模下降趋势延续 (29)
(2)主动管理转型仍在途中,继续布局公募和ABS业务 (29)
(3)近两年ABS新备案整体维持增长,证券公司为ABS产品备案主力 (30)
4、私募基金: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头部跨策略、跨资产有待发展 .. 30
(1)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头部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30)
(2)头部私募跨策略、跨资产布局有待发展 (31)
(3)量化环境继续改善,有望迎来二次机遇 (32)
5、公募基金展望:指数基金迎发展机遇,科创板考验成长股选择能力 (32)
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一年之后,资管产品格局已呈现新的面貌。

一方面,总量规模不再是最显著的特征,甚至在绝对量上,2018年金融产品市场首次出现了年度收缩,相对应的,其占GDP比例大幅下降至135%,这一局面对应着宏观杠杆率的首次回落,展望来看,稳杠杆的思路已经成为共识,对于金融产品市场而言,总量规模的故事将平淡很多年。

另一方面,结构调整的格局和路径也展现开来。

从银行理财来看,年度规模逆市扩张,主要为保本理财贡献,非保本理财规模平稳,银行子公司的成立和业务开展成为重磅看点。

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因为历史上较强的通道属性而显著收缩规模,但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而公募、私募实现了一定的总量规模增长,但结构的变化更为显著,继货币基金后,债券类,包括主动和被动类,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此外,随着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管制放松,预计量化和另类策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私募类呈现头部化和策略多样化共同发展的趋势。

2018年实体经济杠杆率微降,金融产品市场首现年度规模收缩,总量122万亿元占GDP比例降至135%,扮演一定通道类角色的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品类规模大幅收缩,而其余大多保持增长。

展望未来,净值化任重道远,结构调整持续进行中,回归本源后的资管产品将真正考验投资管理和服务客户的能力。

银行理财:理财子公司蓄势待发,转型之路开启。

2018年末,银
行理财规模增至32万亿,增量主要来自保本理财。

非保本理财余额22.04万亿,与2017年底的22.17万亿基本持平。

“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

截至2019年4月,已有约32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理财子公司兼具业务和股东优势,预计将充分利用固收类产品传统优势和权益类产品的外部合作;从资产配置看,非保本理财产品配置以债券和非标为主,权益类资产配置不足10%。

信托:“去通道”压力下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监管政策和措施效果显现,2018年以来行业规模逐季收缩。

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余额22.7万亿元,比年初缩减3.5万亿元。

2018年4季度以来,通道业务降幅收窄;事务管理类信托2018年前3个季度环比分别下降了3.22%、5.56%、4.83%,4季度则下降2.66%。

预计未来行业发展将逐步回归本源,结合机构资源发挥直接融资、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

券商资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转型仍在途中。

券商资管规模已连续8个季度下降,2019年2月末12.05万亿元,较高点达降幅已超1/3。

结构上,以定向资管计划规模下降为主,反映了资管新规对行业的影响仍在延续。

回归主动管理的转型将是一个较为持续的过程,证券公司布局公募产品和ABS产品仍在推进中,其管理的公募产品以及设立的ABS产品规模均呈现增长态势。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增长趋缓,1季度业绩已收复2018年失地,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跨策略、跨资产有待发展。

2019Q1私募基金整体规模12.79万亿元,近3个季末基本持平;其中私募证券基金下
降至2.11万亿元,推测该数据未充分体现业绩上涨影响,推测4月大幅增至2.45~2.50万亿元。

外资私募证券管理人总数增至18家,备案产品股票策略居多。

1季度产品发行显著回升。

各主要策略大幅上涨,整体已收复2018年失地。

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头部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但跨策略、跨资产布局有待发展。

公募基金:规模、业绩双丰收,指数基金迎发展机遇,科创板考验成长股选择能力。

2019Q1公募基金规模13.8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0.76万亿,各细分产品线规模业绩双线飘红,货币仍为第一大品类,债券指数型异军突起。

业绩方面,2019Q1各细分产品线全线飘红,主被动权益类基金涨幅接近指数,少量纯债品种因踩雷大跌,分级B大涨七成。

展望未来,量化对冲基金机遇风险并存。

股债指数基金均存发展空间,但ETF 价格战尚属局部竞争。

首批科创板基金火热发行,长期业绩考验成长股选择能力。

一、金融产品市场回顾
1、总体概况:首现年度收缩,通道类降幅明显
(1)金融产品市场首现年度规模收缩,银行理财占比创出新高2018年,国内金融产品(资管产品)市场规模小幅收缩,年末合计121.62万亿元,较2017年末下降2.65万亿元。

其中通道类成份较重的品类,主要是基金子公司专户、券商资管和信托,分别下降2.06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