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降水的影响因素(一)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______;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______。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____,内陆____。
如我国:从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西北地区从____向______降水逐渐减少。
(二)地形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系_________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______风气流垂直,阻挡了______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______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
②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一致,会引导水汽进入内陆。
如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脉______走向,与______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______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______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2.坡向(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形成______雨;气流越过山顶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__,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少。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______,背风坡较______。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_________性气候,东部位于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独特的_________气候;再如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___;台湾东部比西部___,海南岛东部比西部___。
降水面积______,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低,温度高而降水______,如横断山区;以进入,降水也较______,如吐鲁番盆地;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______,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如喜马拉雅山: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
例题2:读下面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三)大气环流1、______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_______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______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______区,如赤道地区。
2、风带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3、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4、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6、7月份在长7、8例题2、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降水雨带:_______________例题4:右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例题5: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气流分布状况而言,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__天气。
(2)甲处为_____锋,乙处为_____锋,D处风向为_________。
(3)图中C、D两处中将要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6: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3)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四)洋流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暖流___________,寒流____________。
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_____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与_____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的沙漠,就有____________流有关。
例题7: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
(五)下垫面与人类活动下垫面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
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变得干燥,降水减少;排干沼泽和湖泊,降水也减少;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六)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降水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降水的多少与分布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等降水量线的判读1、等降水量线与其他地理要素的联系如: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半干旱的界线。
在一座山的两侧,降水多的是迎风坡,降水少的是背风坡;还能体现出区域内地形的相对高度的变化;例题8: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变化大B、地势高C、西南季风影响大D、位于背风坡【解析】从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此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密集可以体现出相对高度变化大,因此答案为A。
例题9: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低压B、高压C、暧锋D、准静止锋【解析】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江流域在六月下旬以后的一个月内持续性降水超过了一百毫米,最多的区域甚至超过了两百毫米,再根据经纬度我们知道此区域为长江流域,此时应该为梅雨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判定答案为D。
例题10、图中甲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B、安第斯山脉的影响C、秘鲁寒流的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解析】图中甲海域不是副热带地区因此排除D,如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图示区域降水会明显增多而不是降水少排除A,安第斯山脉的影响也不会使此海域降水减少,因此只有秘鲁寒流使得该区域降温减湿。
2、等降水量线疏密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如平原。
而等降水量线越密集,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多为山地的迎风坡,如我国西南部的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如例题9。
3、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_______向_______减少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一一多雨一侧为_______坡,少雨一侧为______坡例题11:右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_____地降水大于______地。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成为多雨中心;距海遥远、地形闭塞的内陆盆地成为少雨中心;城市由于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郊区多,有“雨岛效应”;例9中的3个闭合圈就相应的表明三个不同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有着更为湿润的环境。
例题12:分析右图400mm等降水量线闭合的原因。
三、等降水量线图的应用(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C.>400,<25 D.<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